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小学“留守生”心理健康初探

时间:2022-10-23 01:13:1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小学“留守生”心理健康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对“留守生”和对照组小学生进行MHT-CR测试,进一步明确“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引起人们对“留守生”问题的重视。我们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小学;留守生;心理问题

初步研究表明,“留守生”作为中小学生的特殊群体,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成绩下降、辍学、心理问题较重、社会适应困难、品行不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现象。调查表明,近年来“留守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可见,“留守生”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对“留守生”的教育研究已刻不容缓。

笔者立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小学“留守生”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特别关注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笔者从农村、林场、农场及城乡结合部的小学中随机抽取了111名“留守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其中男生42人,女生69人。同时,为了说明问题,确定了相应的普通同学作为对照组,共确定了130人,其中男生56,女生74人。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CR),对111名“留守生”和130名对照组同学进行了测试,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对实验组111人样本的MTH统计结果来看:X≥65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的行为,有可能有攻击或暴力行为,需要制订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的学生,在本次的调查中还没有发现。65>X>25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有84位,占总人数的75.68%。在这84位实验对象中,男生占39.29%,女生占60.71%,女生所占的百分比要比男生高21.42%。

通过对对照组130人样本的MTH统计结果来看:X≥65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的行为,有可能有攻击或暴力行为,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的小学生目前还没有。65>X>25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却有78位,高达60%,而在这其中,女生要明显高于男生。

总的来看,65>X>25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实验组占总人数的75.68%,对照组占总人数的6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5.68个百分点。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存在着女生高于男生的情况。说明在小学阶段的留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女生受留守的影响更为突出。问题思考:为什么非留守小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如此之高?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的需要反思,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的重视。

下面从MTH因素分析的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通过实验组(小学)和对照组(小学)的对比、分析还发现:

在“学习焦虑”因素中,因子分大于8分的实验组占总人数的54.05%,而对照组为33.85%,因子分在小于8大于3的这个阶段中,对照组大于试验中,说明该问题可能存在,只是还处在隐性状态。

在“对人焦虑”因素中,实验组有9位,占8.11%,其中女生有7位,但是对照组却不存在这种现象。可见,父母是否在身边,对子女的人际交往有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女生的身上似乎更明显。

在“孤独倾向”因素中,对照组有3.08%的学生“感到孤独、抑郁”,这可能是与父母、同学、朋友缺少沟通造成的,也可能是在个人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相反,在实验组中,并没有存在这中现象,或许是父母不在身边,自己通过别的渠道,使不感到孤独。但是,“不太喜欢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不太喜欢人多的场合”的学生,实验组却比对照组高出15.47%。显然,这种与对照组的反差,更能说明实验组是真正感到孤独,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或是把自己伪装起来、不愿意让别人看出来。

在“自责因素”中,实验组因子分大于8的有30人,占27.03%,对照组有18人,占13.85%,因子分在8到3之间的,实验组占该组的48.56%,对照组占该组的60%。这说明自责倾向在这些样本中普遍存在,只是由于外在条件不一样,对照组更多是潜在的,而实验组更多是显现出来。无论是潜在的还是显现的,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过敏倾向”因素中,“过于敏感或是比较敏感”的,对照组为67.7%,实验组为78.38%,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0.68%。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子女,更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习惯留意日常生活的小事,又或许是双亲没在身边,缺少必要的心理依靠,因而容易出现对一些事比较敏感。

在“身体症状”因素中,“身体状态一般,有时会出现失眠等现象”的人数比率大致持平。但是在实验组中,更多的是“已经出现问题,如头痛、失眠等症状”,并且要比对照组高出15.09%。

在“恐怖倾向”因素中,实验组无论是“存在较严重的恐惧感”的还是“可能会对某些事物有恐惧感”的均高于对照组。可见父母是否在身边,对子女安全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供电窗口服务满意率 下一篇:黑糯玉米新品种沪紫黑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