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 第23期

时间:2022-10-23 01:07:42

一只“老虎”载不动的“利益”之重

当地政府要解决民生之困,不能寄望于一只老虎身上。镇坪即使有华南虎,国家的专项保护资金也不能挪作他用;即便没有老虎,无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果当地民生状态到了需要中央或省市扶助的程度,也应该落实到位。

公众对虎照穷追猛打,是因为这件事已不是一个普通的个人行为。从高调介入、宣布消息,到回避虎照真假、只谈自然保护区,人们更想知道,当地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媒体分析,当地政府之所以“挺虎”,是因为发现老虎,借虎势虎威可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可以要求国家斥巨资建立自然保护区。即便是提取“管理费”,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平空掉下一个大“馅饼”,何乐而不为?

让人们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挺虎派”除了当地政府,除了可以领到奖金的周正龙和“辛苦费”的论证专家,还有许多当地村民:有村民发现了老虎脚印,有村民说“目击老虎约一分钟”,有村民听到了虎啸……何以如此?那位发现老虎脚印的村民彭国海的话或可作为答案,他说:“如果证明这里有老虎,国家就会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甚至,有农民期望“如果建立了保护区,我们就等着领工资了。”

村民想改善生活,当地政府想增加收入,一只虎竟然承载着这么沉重的利益期待。由此,深层次地反思“虎照事件”,根子或许就在亟待改革的财政分配体制上。

医改:“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并行不悖

“政府主导”一度占上风,让人担心医疗卫生领域会不会回到低效低质的计划经济时代。不过,如果“补需方”的方案能够最终通过,则意味着无时无处不发生顽强作用的市场规律,将在医疗这个公益性领域同样得到尊重。这是一个好现象。

日前在广东中山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中,多名参与医改方案制定、讨论的专家、卫生管理官员称,未来医改方案有可能改变以往补贴“供方”即补贴医疗机构的做法,转而补贴“需方”即患者,推进资源合理配置。

此前,关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存在着到底是该由“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的争论,因而,由有关部门正式委托起草提交讨论的方案就多达9种。

其实,过去的医疗改革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之间的对立,而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在医疗的公益性问题上保障不够;市场的竞争性不充分、公立医院高度垄断、医疗资源投入不公平不合理,绝大部分向大城市和高等级医院倾斜,一般病患“就地解决”的机制不健全,导致“全国人民挤协和”的不正常局面。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已经显示出在保障医疗卫生领域的公益性方面的政府首要责任;而通过全民医保“补需方”的遵循市场规律的做法,又将最大限度尊重和保障患者的自由选择权利,促进机构之间公平合理地进行竞争。所以,以建立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为旨归的“补需方”,应该是新一轮医改的根本;以均衡医疗卫生资源为目标的“补供方”,则应该成为新一轮医改必不可少的完善内容。

上一篇:拍案说法 第23期 下一篇:会展信息 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