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误区

时间:2022-10-23 12:05:10

幻灯片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误区

[摘要]幻灯片是当前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常用工具,但由于人们对其功能认识不充分,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作者通过多年幻灯片教学实践,总结出关于幻灯片教学设计的误区和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教学活动;幻灯片设计;误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5-01

当前人类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社会重要基础的电脑应用于现代教育中,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极大活力,其中,电脑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虽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涵盖了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效果,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是微软公司生产的具有放映效果和演示功能的PowerPoint软件。本文仅以PowerPoint(以下称幻灯片)软件为例,介绍幻灯片在教学设计中的误区和解决方法。

一、使用幻灯片教学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对幻灯片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摸索,所以我们常常拿着问题百出的作品沾沾自喜。我们时常会听见这样的声音:幻灯片不过是文字的复制、粘贴;幻灯片根本不需要设计;幻灯片不用做动画效果……真是这样吗?

(一)伪幻灯片课件

换句话说,就是WORD搬家,即把文稿内容,不做或少做修改,直接复制粘贴在幻灯片中,一屏放不下就转移到下一屏。这是幻灯片教学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微软推出OFFICE系列软件,功用目的各有不同,Word是文字排版工具,PowerPoint是演讲展示助手,“Word搬家”实际上是拿幻灯片当Word使用,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Word的主体通常由文字叙述构成,有标题、有段落;有论点,有论据;有陈述、有案例。作为阅读资料,这样的形式非常合适,读者可以完全自主控制,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快速浏览、或重点精读。

但如果用Word做演讲展示用(或者说把Word搬到幻灯片中),大段的文字或图表就会出现在投影屏幕上。于是,当学生看到幻灯片塞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时,立刻开始自顾自地读起来。他们一开始阅读,就停止倾听。图表成为注意焦点,教师反而成了配角,充其量只是图表的配音员或者读稿机器而已。当教师变成读稿机时,学生们就会在心里想:“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我自己会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没能达成沟通的目的,更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二)幻灯片内容喧宾夺主

制作幻灯片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例如:设计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是为了帮助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还是为了培养某方面的技能等等。幻灯片设计内容的选取则要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

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一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如:在一堂数学课上,一位教师想让学生计算一道微积分题,幻灯片上呈现出一副迷宫内配合算式的画面,然后问:“你能计算这些题吗?”没有学生回答。因为学生被迷宫吸引住了,根本没看那几道算式。

(三)幻灯片课件全能化

有时我们会误认为幻灯片是一种“全能媒体”。整堂课不论是课题、例题,还是概念等等,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供学生观看的“课本”。其实幻灯片教学软件虽有诸多优点,却难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生的反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由于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动画、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如此连续流畅的教学进程中很难保证足够的笔记时间,会丧失由此产生的记忆功能和复习巩固功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幻灯片定位在“辅助”上,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才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

既然幻灯片为课堂教学服务,课件好坏应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幻灯片的教学效果呢?

二、提高幻灯片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备课是核心

备课,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职业中最习以为常、最为重要的工作。只有在上课前做认真准备,拟好实施教学的计划,才能保证在上课时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能否认真备好课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

(二)制作课件是基础

虽然教师可直接选择市场上已制作成熟的各学科的幻灯片课件使用,但课件和教案一样,应该充分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而且应能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此,幻灯片课件并不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常常需要教师自己动手制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精力进行最新软件和技术的学习。

(三)课堂把握是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协调课堂气氛,也便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并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黑板即时重现力强,学生通过记笔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注意力集中。教师的口头、笔头表达能力、语言手势、身体语言甚至表情的交互传递等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师能根据学生反映出的实际问题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时地进行重复和辅导,课堂效率相当高。

因此,课堂板书与幻灯片教学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尽可能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上一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