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毒性及其认识

时间:2022-10-22 11:05:05

摘要: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历代医家对朱砂毒性都有所认识,本文综合多方文献,对朱砂毒性加以详细探讨。

关键词:朱砂 毒性 汞

1.朱砂有毒

对朱砂“有毒”这一性能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知识的迅速普及,而最终被医药界所公认。继《神农本草经》首论朱砂无毒之后,《名医别录》、《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经解》、《本草纲目》、《药性解》、《药鉴》、《本经逢原》等等也认为其无毒;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动摇了朱砂“无毒”的根基。《本草从新》中曰:“独用多用,令人呆闷”,《本经逢原》中云:“朱砂入火烈毒能杀人”,《本草蒙筌》中言“生饵无毒,炼服杀人”,《本草经疏》中载:“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不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还指出了火煅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强。到了现代,明确了朱砂的主要成份为硫化汞, 易产生游离汞, 有引起急、慢性汞中毒之弊,朱砂“有毒”遂成定论。

有研究表明,朱砂生用毒性较小。小鼠单次灌胃朱砂粉, 即使剂量较大, 一般也不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但反复给药会造成蓄积毒性。对于朱砂和汞的毒性作用多有报道[1-3]。根据汞的tl/2计算, 若人体每天吸收汞10mg, 则10d即可达到100mg的中毒水平。据文献[4]的计算, 成人每天服朱砂安神丸18g, 即相当每天服HgS1800mg, 含汞1548mg, 如吸收其中5%, 即可达77.4mg, 2d即超过中毒水平。就是说, 无论哪种含朱砂的中成药, 只要连续服用, 很快就会达到中毒水平。19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朱砂的1次用量为0.3~1.5g, 折合汞为256~1290mg, 按吸收5%计算, 为12.8~64.5mg, 即在连服2~8d即可达到中毒水平。汞除了具有肾毒性, 对人体其他系统均有损害。急性毒性试验表明[5], 按Horn法小鼠静脉注射朱砂煎剂的LD50为12.10g/kg, 中毒表现为少动、反应迟钝、肾缺血、肝大。朱砂中的汞在体内的半衰期长达70d, 所以朱砂多次给药后会因汞蓄积而产生毒性。动物实验表明:给予小鼠朱砂灌胃10d, 其血、肝、肾均有汞蓄积;人工合成硫化汞(无论水飞与否)在血、肝、肾中的汞蓄积水平均高于天然朱砂;小鼠每天给予朱砂9.58g/kg灌胃, 连续10~30d, 血、肝、肾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 且病变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加重[6]。汞在脏器的蓄积量以肾脏为高, 动物用朱砂灌胃3个月后, 肾中汞含量可增高数百倍[7]。2组大鼠分别用朱砂1g/kg和2g/kg灌胃, 1次/d, 连续6w, 均出现体重下降、活动减少、反应迟钝、肾缺血、肝大等症状, 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升高, 组织形态学检查也发现多种病变。如果按体表面积折算, 大鼠灌胃朱砂1g/kg或2g/kg, 相当成人服朱砂10g或20g, 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规定朱砂剂量0.1~0.5g的20倍或200倍。朱砂口服部分汞经胃肠道吸收后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神经系统, 这可能是《本草备要》记载的“朱砂多服令人痴呆”的原因。另外, 朱砂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仔鼠, 所以不能用于孕妇。目前, 汞是唯一被证实引起人类胎儿畸形的重金属, 用朱砂安胎, 诚属有害无益。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已明确规定朱砂“有毒,”规定了朱砂的质量标准是朱砂所含硫化汞不少于96.0%, 在《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 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共有44个。汞可与巯基、氨基结合, 抑制细胞ATP酶,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影响细胞功能而造成损害。汞可分布到全身很多组织, 最初集中在肝脏,随后转移至肾脏, 以肾脏含量最高, 肾脏是最容易受到汞影响的器官, 其次是脑、肺、消化道及生殖系统。因此,《中国药典》规定朱砂一次用量为0.1~0.5g/d,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7d。

2. 朱砂的中毒表现

朱砂在临床上的主要中毒表现为:①神经系统:失眠多梦, 记忆力减退, 头痛头晕,手足麻木等;②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恶心, 呕吐, 咽喉肿痛, 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③泌尿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 血压下降, 心率紊乱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后通过生物膜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 可侵害脑细胞、胎儿、、卵子、心、肝、肾等, 还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 重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朱砂中毒原因及减毒应用

炮制不当:临床应用的朱砂细粉多半质地不纯, 甚至颜色发黑, 究其原因,可能与炮制不当有关。目前,朱砂的炮制, 仍有采用机械化加工, 如使用球磨机研磨, 这样会使有毒汞游离出来, 所得朱砂细粉就必然发黑。患者内服这种朱砂,很明显会导致汞中毒。古法和2005版《中国药典》(以下称《药典》)规定炮制朱砂时, 均要求先以磁铁吸去铁屑, 然后以水飞法不断加水研磨, 方可得到红色细粉正品朱砂。有学者分析了水飞法、湿法研磨、粉碎机粉碎、粉碎水漂3次。粉碎沸水漂3次等5种不同炮制方法,结果表明,以水飞法炮制后的朱砂, 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最低。因此, 临床选用朱砂应以外形光明无杂者为佳, 其炮制应以《药典》规定的水飞法为准则。

剂量过大:朱砂善能镇心安神, 常用治风痰诸痫、精神恍惚、口吐白沫等。临床对癫痫等精神疾患治疗时, 朱砂常大剂量口服, 致使中毒者屡有发生。2005版《药典》明确指出,含有朱砂的药中, 朱砂含量应为0.1~0.5g。因此,日服用量超过现行《药典》规定者(0.5g), 患者一般不要服用。

服用时间过长:临床有患者因患顽固性失眠症而长期轮换服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含朱砂制剂, 结果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学者计算了人体汞的中毒量, 指出无论哪一种含朱砂中成药, 只要连续服用, 就有可能达到中毒水平。当人体中汞的积蓄量达到100mg时即可发生中毒反应。按照汞在人体内代谢速度推算, 每天吸收10mg汞, 经过10.5d即可达到100mg的体内积蓄量。因此, 对一般患者, 连续服用朱砂及其制剂的时间不宜超过7d。

制备服用方法不当:治疗失眠症的中药汤剂中, 一些中药常用朱砂包衣, 以提高其安神作用, 如朱茯苓、朱伏神、朱远志等。这些朱砂包衣的中药常与其它中药一起入汤剂同煎, 结果造成汞中毒。因此, 朱砂入汤剂时, 应用煎制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禁止与群药同煎; 朱砂挂衣的药物不宜入汤剂。同时, 朱砂应避免与含铝成分的药物(如明矾)同用, 也不宜将朱砂置于铝器中加水研磨, 或盛放在铝器皿中。因朱砂与铝会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灰色的铝汞齐, 而导致中毒。

配伍不当:研究表明, 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碘化物、溴化物配伍同用。两者同时服用可在肠道内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 毒性大大增强, 可导致药物性肠炎。而最有机会混合使用到这三种药物的要数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因此, 患者服用含朱砂的安神中药时, 一定不要同时服用三溴合剂之类含溴化物的西药。

体质因素:研究表明,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小儿,更易出现汞中毒的情况。因此,《药典》规定,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小儿脏腑娇嫩, 为“稚阴稚阳”之体,因此, 应尽量减少朱砂在儿科方面的用药频率及用量, 避免朱砂对小儿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2005 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pp105

[2] 杨国红,田南卉. 炮制对朱砂中游离汞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1995,21(3)156

[3] 曹琬如,章菁,朱砂中可溶性汞盐测定的探讨. 中成药,1993,15(2)15

[4] 肖自心,肖竺,湖南省朱砂矿物药材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7,22(3),139

上一篇:马鸿斌教授临证验案撷菁 下一篇:我国临床药学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