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不是冒牌货这么简单

时间:2022-10-22 10:50:01

“山寨文化”:不是冒牌货这么简单

在8月一个湿热的下午,简·奇普蔡斯——这位满世界乱跑的技术专家——正置身于“不夜城”的喧嚣与嘈杂中。这座五层楼高的电子市场矗立在上海市的繁华地段。奇普蔡斯环顾四周:小贩们在兜售着形形的手机、笔记本、播放器和平板电脑。

身着黑T恤和绿军裤的奇普蔡斯到这里来的目的是要满足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亲眼见识一下这传说中的“山寨机”世界。

尽管有些“山寨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假的,另外一些山寨机则不那么好识别。奇普蔡斯在一个柜台前停下来,把玩着一个样品,感觉它的重量,并试着用了用。仿造的手机通常都会有些出乎意料的功能:正品所没有的摄像头,额外的插口或不寻常的连接口。奇普蔡斯发现,检查多余的SIM卡插槽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些“山寨机”的目标客户往往都会有两个号码,以方便在不同的电信提供商之间切换来节省话费。

你可能会认为“山寨机”不可靠,因为它们太便宜了。不过奇普蔡斯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新一代的仿造品——他称为“超级赝品”——通常很难与真品区分开来,而且性能也不错。

奇普蔡斯本可以选择公司在世界各地的任何一间工作室,但他说,自己想去中国是毫无疑问的。“曾经,如果你对创造推动工业革命的产品感兴趣的话,自然要去曼彻斯特。如今,如果你想去世界上某个创造服务的地方的话,很可能要去硅谷。那么,下一个是哪儿?”他大手一挥,回答说:当然是去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最大城市的街道上。

在中国的技术“温室”中,创意从蓝图进入市场的过程被加速到了最大。在这里,电子设备上市的时间不过是几个星期的事情。如果创新的速度能够影响到全国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消费品,还是绿色能源,那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奇普蔡斯相信,中国仿造者快速、高效的跟进,已经为加速技术普及创造了环境:在整个上海,不论是企业家,还是设计师,抑或是工程师,都摩拳擦掌地想要成为基于创新的快速市场方面的世界级专家——这也暗示了,在制造仿冒智能手机之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复制并制造细微差异的方式的确也是一种创新形式,”奇普蔡斯说。“但如果这成为创新主要方式了呢?想象一下,你在美国或英国做足了混搭文化,再把它移植到一个渴望赚钱,满是硬件和软件环境中。亟需一个新词来形容:不是‘山寨’……这比山寨更甚。”

伴随每一个出口到非洲、南美或其他地方的产品,这种文化也在扩大影响。来自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里,博士生的总量增加了五倍——其中每15个人就有一个在深圳这个中国的高新技术区工作。

“中国的设计有两层,”一名年轻的软件开发者说。由于工作的公司发迹于山寨生意,他要求将自己的姓名隐去。“第一层是抄袭西方市场,第二层是超越他们的成果。山寨产品具有创新性,因为它们瞄准的主要是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指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大品牌需要为主流人群和大众人群设计。”

过去,西方科技巨头同山寨公司们打交道的仅仅是律师。但是这种关系在发生变化。“山寨”代表了一种激进的商业创新新模式,而不是冒牌货这么简单。

(选自美国《连线》杂志)

上一篇:“中国式”回家过年 下一篇:藏地玛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