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和MFS统计主体的区别

时间:2022-10-22 10:41:09

SNA和MFS统计主体的区别

【摘要】SNA和MFS是宏观经济核算两大体系,分别对一国国民经济和货币体系进行统计和观测,对经济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二者在统计主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从理论上从理论探讨二者的异同,并针对现实提出统计主体识别问题。

【关键词】SNA MFS 统计主体

一、SNA和MFS核算理论及范围

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整个国名经济为对象,对一国宏观经济信息进行统计核算。SNA统计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角度,涉及到生产,消费到投资各个流程。

MFS,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体系,以一国货币为核算对象,对货币的发行流通进行详细地统计。MFS显示货币,债务和信贷的流量和存量数据,可以辅助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履行金融监管职责。

金融统计视角下角度,SNA的资金流量表中金融交易表,计算了所有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流量和存量。而MFS将金融统计具体化,并且在该框架下编纂出货币统计,即金融部门的金融与非金融资产与负债之流量存量的统计。二者在具体的定义下有细微区别,也可以看出两大体系思想上的不同。

二、统计主体的差别

SNA和MFS在统计主体的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主体结构差异

SNA首先将统计主体划分国内部门和国外部门。在国内部门下,继续划分非金融机构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四个国内机构部门。同时在公司层面先划分出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的下,根据其市场活动和负债的流动性,分为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辅助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在这三个部门下又存在9个细分的子部门。MFS将统计主体划分为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广义政府,住户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其中金融采用五种分法。由于MFS侧重于对货币的关注,所以在金融公司部门下,更加细分和具体。

SNA和MFS这些子部门中大多相同定义,例如SNA和MFS都是广义政府的定义,但是具体来看,有细微差别。开展中央银行业务的政府附属机构,SNA划分为政府部门而MFS划分为中央银行。而葛守忠在论文解释,SNA划分不以机构单位的职能为标准,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进行划分。除此外,MFS第一层分类部门中包括为住户提供帮助的非营利机构,而SNA将提供金融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归入金融辅助部门。值得注意得是08年国民经济统计九大子部门有货币市场基金和非货币市场基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概括也很笼统,而随着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制度完善,MFS在SNA的基础上给出更具体和更清晰的划分。

(2)金融部门结构差异

SNA没有对货币具体定义,但是对统计主体划分是明确说明根据金融机构负债的流动性来划分金融机构。而MFS为了满足统计广义货币各层次的货币存量和流量的需求,对金融机构的划分更为具体化。具体机构差别如下:

08年SNA采用三分法,即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辅助机构,其他金融机构:而MFS则更突出五分法: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机构,保险和基金,其他金融中介和金融辅助机构。MFS统计范围中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机构,保险和基金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都归入SNA的金融中介机构中。

SNA三大子部门之一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中包括专属金融公司和贷款公司,SNA给出的定义是“由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单位组成,其资产和负债不在公开金融市场交易,包括只在特定单位或群体(例如子公司)交易的实体。或者是从单一赞助商提供的自有资金中提供贷款的控股公司,在其掌握的子公司中进行交易的实体也归入其中。

在SNA的定义中,信托简单归为其他金融机构,而在MFS中信托部门的分类有具体的规定。一般信托不能被视作单独的机构单位,和控制信托或从中收益的机构合并在一起。08年的国名经济统计手册,已将发放贷款的当铺归入其他金融公司,而MFS出于对货币的统计需要,也将其归入特殊金融中介子部门下。08年SNA比93年SNA更偏向货币统计的方向。同时也可看出,SNA的三分法是为了强调金融中介和辅助机构对经济的贡献;MFS五分法,是为了突出各个机构大内在货币流通中的职能。比如外汇局在SNA被划分为金融辅助机构,而在MFS里面分为中央银行的子部门。

(3)其他的划分标准

SNA还可以有其他两个划分标准,一.根据是否以营利为性质,分为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二.根据其所有者,可以分为公共所有,国内私人,外国控制的三个类型。但是,该划分更适合国民经济的划分和分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划分有时难以界定范围。

三、主体识别

SNA的统计主体更注重站在生产者角度,以经营权的主体来核算。SNA可视作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统计总框架,而MFS是以货币为核算对象对虚拟统计的具体和细化。

从统计主体结构来看,MFS继承了SNA分类的基础,即根据经济部门的同质性将经济主体分类。同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从金融制度选择上,根据社会融资方式选择可以,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型:根据金融监管角度,可以分为分业和混业管理。所以一个机构单位是否应该被识别,关键在于在金融市场中是否通过金融工具掌握资金的流动。而不同主体的划分,主要由于其掌握的金融工具和在资金流通中的地位不同。

以我国为例,我国实行的是实行分业管理制度,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系。在我国《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中,一级分类码包括:A-货币当局、B-监管当局、C-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D-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E-证券业金融机构、F-保险业金融机构、G-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H-金融控股公司和Z-其他。这样分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也为宏观管理信息与微观统计数据、国民经济运行信息与金融运行信息之间搭建了协调、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版

[2]向蓉美,黎春.国民经济统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4]葛守忠.SNA、GFS与MFS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4(7).[5]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中国人民银行

[6]庞皓,黎实,聂富强.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上一篇: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的手法分析及防范对策 下一篇:天工与清新,彩墨解乡愁 曾肃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