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演给了他们活路

时间:2022-10-22 10:04:57

一个好的演员在台上可以一唱几十年,对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演出团队来说,岗位的确紧张,加上国内昆曲剧团屈指可数,观众群体有限,一大部分学习昆曲多年的学生、演员们迫于就业与生存的压力还是不得不选择转行,“有的可能不做演员,在剧团担任其他职务,有的跑去演话剧、演电视剧,还有一些特好的孩子,可实在找不到路子,就真的从此和戏剧和舞台无缘了”。在采访途中,一位北方昆曲剧院的老师如是说,言语间透着几分惆怅。

中国戏曲学院08级京昆班学生崔妍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父母都是老北京的戏迷,小学时候的她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在业余戏校学习戏曲,而十一二岁小升初的时候,她选择了进入前身是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正统地学习唱戏。采访当天,崔妍子正有一场演出,在《长生殿·小宴》中饰演配角念奴一角,与七十多岁高龄的昆曲大家蔡正仁老师有着一段对手戏,而台下观众也为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连连叫好。

谈起如今年轻昆曲演员出路这一话题,崔妍子也表示,的确有一些师哥师姐最终会放弃,特别是在北京,昆曲的观众比南方少了些。对于这些青年昆曲演员来说,知名度或许是一种奢望的追求,剧目的继承和角色的积累,才是他们现阶段最迫切的愿望。

7:00 a.m.

在昆曲行里有一句话,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功老师知道,一个礼拜不练功,观众就会知道。虽然偶尔也会偷懒,但对于昆曲演员而言,即便是放假也不算有什么休息日。在学校的时候,崔妍子会到练功房喊嗓、吊嗓、跑圆场,练一系列的基本功,而假期,她就会来到楼下的公园开始练习,偶尔还会引来游客的围观。

9:30 a.m.

演员是一份“看上去很美”的职业,但事实上,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聚光灯下,穿着华丽,妆容精致站在舞台上的他们。昆曲是个有着六百多年过往的剧种,内涵深厚,历史悠远,文辞隽永,为了了解戏中的典故,他们要随时读书为自己充电。

12:30 p.m.

演员的立身之本就是戏,而剧目课也是他们现阶段的重中之重,课下,她常会和同学一起探讨角色,一个人的时候就自己拿出谱子练习,在她的剧本上,有很多字用汉语拼音标着注音,她说:“昆曲的发音和普通话大不一样,只好上课把老师说的唱的记下来,课下自己慢慢熟悉。”

3:00p.m.

等公交车,准备向剧场出发。

4:30 p.m.剧场观众席

每当有演出,崔妍子都会早早地来到剧场,还没有轮到她化妆的时候就会坐在观众席上看台上的演员们走台。没有演出的时候,她也常常去看其他人的演出,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5:00 p.m.

演出开始前两个半小时,就要开始准备了。各色油彩摆满桌子,熟练的她们也要花上个把小时才能做出一种妆容,花旦扮相先用色的油彩打底色,打完油底,就开始上面红,以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然后还要经过定妆、画眉眼等等几道工序,要想塑造一个看起来双目炯炯,面容娇俏的妆容,就在这一勾一画上。

7:00 p.m.

勒头是戏曲中独有的一种妆扮方式,虽然有些类似于如今戴假发套,但因为要贴片,又要吊眉眼,工序就显得复杂多了。吊眉眼,得用很多带子、橡皮膏之类的用来把眼角眉梢往上提,勒得不紧,眉毛吊不起来,人就不精神,所以刚刚接触的时候,这是个痛苦的过程,有时候站在台上会觉得头晕、恶心,但是现在,她们都已经习惯了。

7:30 p.m.

晚上七点半,演出正式开始。崔妍子告诉我们:“台下练得好不好,一上台就全知道了,勒上扮上,灯光一打衣服一穿,如果你功不瓷实,有时候就什么都不会了。我以前就有过一次,一上台就慌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后,她更加认真地面对课上课下的每一次练习,当天的演出,非常成功。

上一篇:寻找巨人的肩膀 下一篇:衣帽间与珠宝匣的色彩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