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劳动力培训思考

时间:2022-10-22 09:47:04

人事局劳动力培训思考

一、做法

1、征求意见,确定培训重点和形式。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村干部、外出务工农民、培训机构、用工单位等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培训的重点和形式。一是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外出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外出务工地产业特点和今后发展的需求等,制定了《*乡农民工培训三年计划》,确定了制鞋、市场营销、食用菌生产等行业为培训的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培训,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523人。二是创新培训形式。针对外出农民工存在生产较忙、请假不方便、回乡参加培训开支较大等实际困难,采取了“异地办班、回乡考核”的办法,开全县异地职业技能培训之先河,有效解决了农民工生产与培训的矛盾和实际困难。

2、调查摸底,掌握农民工流动方向。去年,乡党委、政府先后3次下发了《*乡外出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表》,组织住村干部走家入户,详细了解外出农民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外出地、外出时间、从事职业和岗位、工资收入、联系方式以及对培训和就业服务的要求等。全乡累计发放各类调查表230多份,全面摸清了1265名外出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流向,为开展服务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异地建立组织,增强农民工自我服务能力。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在*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工联谊会,统一制作联系手册,建立运作规则,103名*及*、*、*、*等乡镇的农民工参加联谊会。该乡还与陕西西乡县堰口镇等6个外省乡镇建立“友好乡镇”关系,在*县等6个县建立“c师傅”联络站。异地农民工联络组织加强了农民工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成为农民工之间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一线阵地”,切实提高农民工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农民工在异地“淘金”的道路走的更稳、更好。

4、进行思想发动,提高参加培训积极性。一是深入开展发动。为让更多的农民工参加培训,乡党委、政府先后2次派人到*,一方面与企业在用工人员的需求、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工联谊会的作用,千方百计与在*的*及*籍农民工取得联系,通过个别走访和普遍动员相结合的办法,向他们讲清现代企业用工要求,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培训。二是组织异地培训。今年5月份,在外出农民工和从事制鞋行业人员相对集中的*举办鞋帽缝制工职业技能培训班,进行为期20多天培训,该乡在*务工的50多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同时吸收了30多名在*制鞋企业务工的*籍农民工参加。三是回乡考核。于6月初组织培训班学员回*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参加培训的88名农民工全部通过考核,领到了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5、整合培训资源,确保辅导指导质量。一是“就地取才”,保证师资力量。为加强培训班师资力量,培训班就地取才聘请了在*太阳神鞋业公司任设计师的*籍林跃平和*新情派鞋业公司总经理*为教师,为学员系统讲解制鞋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知识,并邀请了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和县人劳社保局有关领导为学员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讲座,确保培训质量。二是“借地生才”,强化实践指导。在培训期间,借用了*新情派鞋业公司生产场所作为培训班学员的实习场所,并指定3名该公司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对一些请假、交通不便的农民工采取回原生产岗位实习的方法,确保实习实践的时间,切实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三是“以老带新”,实行帮学帮教。把学员中有多年从事制鞋经验的老工人与最近几年刚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进行结对帮学,共结成帮学对子12个,通过“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指导,确保培训班学员的整体水平。如有10多年制鞋经验的*新情派鞋业公司的*乡林山村学员林慧,主动于李正良等5名“新手”进行结对帮学,手把手传授技艺,迅速提高“新手”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顺利通过了考核。

6、实行“贴心”服务,帮助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为切实解决外出农民工与亲人联系打电话贵、打电话不便的问题,乡党委、政府主动与*联通公司进行沟通,通过*联通公司向省公司争取到100个,省内无漫游、无长途、免接听、基本通话费仅为0.3元每分钟,购机费仅为100元的“外出农民工”优惠套餐和手机,此套餐和手机推出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普遍欢迎,目前,已有60多名在*务工的农民工购买,大大节省了与亲人联系的电话费用,让广大农民工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二、几点启示

1、培训、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是加快偏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为目标,提出了“师傅西进,民工东移”的发展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师傅”西进开发,农民工向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大批农民走出了山门,走上了异地开发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道路,异地开发和劳务输出成为主导产业,为该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加快小康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几年,该乡有效劳动力转移率达到了80%,全乡异地开发和劳务输出年净收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实践证明,转移农民是偏远山区推进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符合山区发展实际和群众要求的科学发展观。

2、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渠道是建设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建立了乡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和村民援助服务中心,为转移农民和留守农民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异地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建立异地开发联络组织和友好乡镇等多种形式,送服务上门、送培训上门、送温暖上门,及时解决了广大外出转移农民的实际问题。近年来,该乡每年平均要为外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1200多人次,并多次组织异地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发创业的积极性,使政府成为外出农民的“保姆”和“娘家”,政府与外出农民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深厚的感情,使农民走的更放心、更有决心和信心。

3、紧紧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就业愿望开展培训工作,是加快农民工与企业对接,促进就业的有效形式。在农民工培训组织工作中,*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农民工流向目标地的产业特点和农民工就业的要求,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的组织培训,使企业找工人难,农民工找工作难“两张皮”紧密粘合在一起,既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今年,该乡在*参加鞋帽缝制工培训的88名农民工,经培训全部进入了*制鞋企业工作,培训就业率达到100%,效果明显。

4、充分利用保护当地资源,突破乡域局限,是提高异地办班质量和效果的有力支持。在*举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期间,该乡充分利用当地企业技术人才、生产场所以及本乡外出务工中的产业人才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培训班提供了理论实践的指导,提高了培训的质量。打破乡域培训的局限性,面向全县积极吸收其他乡镇农民工参加,并发挥农民工联络组织的作用,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农民工本文来自的积极响应的支持,使培训资源得到更大的整合和利用,扩大了异地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的效益和影响面。此次异地培训共有来自全县8个乡镇的农民工参加,在培训期间,一些农民工虽然要给企业扣工资,但仍然坚持参加培训,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5、调动社会力量关注,争取合作与支持,是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次*异地职业技能培训班期间,*联通公司积极关注农民工的现实困难,采取了积极措施帮助农民工解决了实际问题,在农民工中造成了良好反响。*乡党委、政府引入政企合作机制,解决农民工问题,实现了企民“双赢”目标,为各级政府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成功的实践经验,也为社会各界参与关注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示范,将对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三农”问题的良好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财税局扶贫帮困调研 下一篇:县招商项目建设会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