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10-22 09:46:15

瓯海区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瓯海区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瓯海区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不胜乐观。主要表现在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少,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锻炼。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学生也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为此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全民体育结合起来,逐步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为学生参加活动创造条件。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 调查

一、前言

根据2012年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学生体能下降,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调查区有公办初级中学46所,民办24所。在浙江南部还具有代表性。研究本地区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全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区在校初中学生。随机确定各乡镇学校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遍及全区13所乡镇。街道中的12所中学。年龄14-16岁。三个年级段。男女约1.3比1。调查人数为560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调查内容,结合瓯海区的实际设计了调查问卷表。发放调查表560份回收有效数534份有效率为95.2%

2.数据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文献资料法。收集我国关于中学生体育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瓯海区体育设施场馆调查统计。以及中学生体育活动的文献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1.体育活动爱好者比例。我区学生当中爱好者比例只有48.92%。还有相当多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对今后从事体育活动锻炼带来很大的障碍。

2.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除体育课)。大部分参加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除去准备活动,放松的时间。真正锻炼的时间很少了。这样的活动时间对增进身体健康效果不佳。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也没有什么效果

3.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从表2看,瓯海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健身,提高运动能力。感觉运动不足。说明瓯海初中学生有参加体育活动健身意识。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以及参与群体活动意愿较强。但学校生活并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要。但整体比例较低。

4.学生的活动项目。选择跑步散步还是因为场地简单条件要求不高,和我国人习惯有很大关系。大球类活动还是受到学生喜欢,小球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棋类排名第7,和温州棋类开展普及有很大关系,全国少儿国际象棋比赛在温举办过。还有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5.参加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体育活动设施场地,学校以外活动占的比例很小。和我区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分布不广.

(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学生学习负担比较重,对各个学校来说升学压力还是很大。学校在时间安排还是倾向于学习,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应该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但在双休日一般不开放,双休日是学生课余时间最多的时候。学生也就没有地方活动。不开放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困难。场地维修费用紧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瓯海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爱好者比例较低。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健身。提高运动能力为主,参加活动主要形式是体育课。活动项目以简便的健身和球类为主。参加学校体育活动的条件还可以,但社区活动场地缺乏,家庭体育器材较少,场所都还不正规。

2.瓯海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受到,场地设施器材和文化课学习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

3.瓯海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还是不明确,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比较差。

(二)建议

1.加强体育工作的宣传。切实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真实施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真正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全民体育结合起来。形成学生为载体,学校为平台。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2.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补充是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水平提高。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推广建立学生课余活动的俱乐部,并逐步开放和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在课余和双休日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参加活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上海统计年鉴(M)上海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7

[2]于可红等.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研究.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我国终身体育人口与间断体育人口调查[B]中国群众体育数据库。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

[5]丁海勇等,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上海体育学报,2002.26(3):10-14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竞争与合作 下一篇:情感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