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山核电机组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

时间:2022-10-22 06:38:25

方家山核电机组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

【摘 要】文章针对方家山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和控制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方家山机组正常运行和机组检修期间辐射控制区边界的管理方法。避免将放射性物质失控带出或污染扩散,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

【关键词】方家山;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

0 前言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是核电站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安全的重要方面。方家山核电机组属于百万级压水堆双堆机组,辐射控制区包括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燃料厂房、检修热车间及各类放射性废物贮存厂房和实验室等,存在各种人工放射性物质。辐射控制区边界的确定,主要考虑预计的正常照射水平、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的性质和范围。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的任务主要在于两方面,一、避免放射性物质向外界转移和扩散,确保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二、限制进入控制区的人员和物项,保障控制区内的作业安全,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1 辐射控制区边界构成

辐射控制区边界是指辐射控制区所有进出通道与保护区的分界区域。辐射控制区边界不仅是指各类实体边界门,还包括辐射控制区边界开口到保护区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辐射控制区边界一般由设备出入边界、人员出入边界和边界过渡间三部分构成。

1.1 辐射控制区设备出入边界

辐射控制区设备出入边界主要是由实体隔离门控制,实体隔离门的种类有很多,包括R厂房20m圆形设备闸门、K厂房0m平拉门、N厂房0m设备移门,以及AC厂房西侧含过渡间的内外设备闸门等,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实体隔离门在管理上采用钥匙控制。

1.2 辐射控制区人员出入边界

辐射控制区人员出入边界没有实体隔离门控制,主要依靠KZC系统各类设备仪表进行检查控制。考虑到辐射控制区出入边界同时涉及到人员和物项的出入,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离开辐射控制区前接受体表污染检查,所携带物项接受放射性污染检查,所以保证各类设备仪表在可用、可靠的状态是首要因素。

1.3 辐射控制区边界过渡间

控制区边界过渡间是指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指定的区域,作为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的缓冲区域。运输车辆或工具可以从控制区外直接进入过渡间,司机可以在不更衣及不下车的情况下进入过渡间,在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可以穿控制区工作服进入过渡间工作。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过渡间应始终保持无污染。辐射防护科应定期对过渡间地面进行污染检查,以确保过渡间无松散污染。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外溢,过渡间对非控制区开放后,过渡间气压应不大于非控制区的气压,且过渡间与非控制区之间的大门和过渡间与控制区之间的大门应避免同时打开。

2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方法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就是运用行政管理制度(如进入控制区的工作许可制度)和实体屏障(包括门锁和连锁装置)限制进出控制区。

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人员出入管理和物项出入管理两部分,从电站机组状况上主要分为正常运行期间和机组检修期间。但是人员的出入和物项的出入无法严格区分,物项的出入必定涉及到人员出入的管理。

2.1 物项带入

带入辐射控制区的物项的类别一般可以分为防护用品和设备工具。对于进入控制区必须使用的一次性防护用品,严格执行使用多少,带入多少的原则,避免浪费和增加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费用相当昂贵,这也是节约增效的一个措施。

带入辐射控制区的物品尽量去除外包装物,以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比如在役检查、水池冲洗等工作使用的设备工具需要重复使用,存在固定污染,本身带有放射性污染,这些物项必须经过便携式仪表进行测量、登记后方可带入控制区。

2.2 物项带出

所有带出控制区的物品必须经过污染检查,如污染水平超过控制标准,则去污至合格;不能去除,有固定污染则需按要求严格包装,保证包装外污染水平低于控制标准,否则不得带出辐射控制区。带出物品表面污染(包装外)控制值:α≤0.04Bq/cm2,β≤0.4Bq/cm2。带出辐射控制区的物品经表面污染检查合格后,必须由测量检查人员填写《辐射控制区物项带出登记表》方可带出辐射控制区。

3 方家山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实践

从调试生产准备至今存在以下问题:

3.1 调试期间边界管理难点

方家山属于双堆机组,1#和2#机组有多个公用系统,并且在厂房布置上存在公共部分:N厂房(核辅助厂房)和L厂房(电气厂房),对于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的难点发生在1#机组临界商运而2#机组依然处于调试的这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内,人员构成复杂,运行、维修、调试各工种交叉作业,辐射控制区边界极易遭到破坏。

方家山机组在调试生产准备期间主要采取临时隔离,实行强制管理、加强巡检等措施,以保证辐射控制区边界的动态完整性。

3.2 大修期间R厂房20m设备闸门管理

大修期间R厂房20m设备闸门何时开启由主线计划确定,R厂房设备闸门如果不按规定开启,将破坏第三道屏障。

机组在RCS模式(换料停堆)下,在进行必要的设备运输时,应严格限制设备闸门的开启时间。只有机组到达RCD模式(反应堆完全卸料),才对闸门开启没有限制,而此时,往往是人员物项进出最频繁,边界管理工作任务最繁重的时期。物项进出包括各类设备、工器具和材料。

方家山机组目前采取的管理办法是将设备闸门外作为临时控制区管理,并安排专门的辐射防护人员进行监督和污染测量解控工作,并搭设污染隔离区,此举虽然增加了部分废物量的产生,但对于降低污染扩散风险有着显著效果。

3.3 BOP厂房边界管理

厂房辐射控制区卫生出入口是人员进出辐射控制区的唯一通道,但在转运例如主泵、假盖或者螺栓拉伸机等大型设备时,由于配合工种多、大型专用设备使用等因素,会有控制区外人员短时间通过设备闸门进入控制区情况的发生。特殊情况下人员必须从控制区设备边界通道进入,事先必须征得辐射防护科同意,由辐射防护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4 管理经验与改进

方家山机组的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一方面有中核运行秦二厂的成熟管理制度可以借鉴;另一方面,从事管理的辐射防护人员已经在秦一厂30万机组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辐射防护人员要求工作人员带入辐射控制区的所有物项必须尽量去除外包装,但是在放射性废物收集中,仍然发现有部分纸箱等包装物带入了控制区,增加了放射性废物的同时也增加了核电站的运行成本。

要在庞大、繁杂的大修中做好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减少“特殊情况”的发生,不以时间紧、人员不足等为借口简化程序,甚至违反制度。只有把制度转变为习惯,才能真正的杜绝人因失误,使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万无一失。

此外,增加报警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可以提高边界管理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在主要的辐射控制区边界外增设固定式辐射监测设备并纳入KRT系统的报警管理,并在各辐射控制区边界加装摄像头,实施全程记录跟踪。相信上述改进会对辐射控制区边界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GB 18871-2002.北京: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003.

[2]辐射防护大纲(RP-QS-1)Rev3[S].浙江: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2014.

[3]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运行技术规范(方家山核电工程)[S].浙江:秦山核电有限公司,2014.

[4]赵郁森.核电厂辐射防护[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真空工艺在压水堆核电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