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差异,促使和谐发展

时间:2022-10-22 05:48:37

尊重学生差异,促使和谐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设置了问题的情境,煞有介事地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某个知识内容。预想着学生最好是睁着疑惑的眼睛,然后教师顺势引入主题,可突然有个“不识相”的学生举手把结果一股脑儿全讲出来,顿时探究气氛一扫而光。有的教师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便千方百计“控制学生”。其实,每位教师都清楚学生间的差异是存在的。那么,面对差异,如何尊重学生差异,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呢?

一、更新观念,关注知识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差异,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正常和经常的现象。我们的学生是一个随时处于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学校的有序教学和校外的无序并存。教师与家长、同样,与媒体、网络均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设计者,因此,对于某一具体的课堂学习而言,“逻辑意义的起点“并不存在。这就呼唤我们教师要了解、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成为教学的契机,并在促进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因材施教的策略。

二、精心预设,制定弹性目标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才会有精彩的生成,面对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建立多重教学目标。面对班级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教学目标。顾及优等生的学习要求,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材料。针对困难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以合格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辅助材料。如一位教师在“平移”这一知识点上拟订了3个层次的目标。基础性目标:通过操作正确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提高性目标:通过合理推理和合作交流探索多种说明平移距离的方法;体验性目标:感悟对应点的平移距离与图形平移的相等关系。课堂教学中如果按这样的目标实施,既可以确保全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自由发展。

此外,预设课堂提问时间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不妨问问自己:遇到群体性的一般解题策略,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遇到个性化的情况,又该如何改变教学策略,如何将个别学生的知识纳入一个新的框架之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以便用这个框架去容纳、生成更为丰富的知识。

三、善于引导,转化个体知识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挖掘,展开讨论,把个体的认识转化为群体的认识。

曾听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面积》。教师打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面积计算的方法时,一生举手:“老师,我知道长乘宽可就可以算面积了。”面对这一状况,教师没有回避,而是充满惊喜:“你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谁教你的?”“我爸爸!”学生很自豪,教师继续追问:“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里知道为什么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吗?”学生一下子蒙了。教师接着鼓励到:“接下来我们共同探索,好吗?”回想这位教师的机智,既保护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削弱全体同学探索的热情,同时又给大家提了个醒:学知识不仅是要知道结果,更要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

与其他科学相比,数学更容易造成学生间的差异。要实现使各类学生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使课堂始终处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气氛。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的思维是分散的,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方法,还要与同伴的方法相比较,辨别优劣,学生的思维是不断进展或转换的,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加以改进或否定,甚至被另一种解法所代替,逐渐形成一种或多种成熟的解法。因此无论是提出解法的学生,还是改进解法的学生,甚至是出现错误的学生,只要是积极参与其中,都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各自相应的体验和提高,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四、注重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既是察觉学生的认知进展情况,给不同表现的学生以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既是给予肯定和鼓励,是面对差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1.抓典型事例,即教师主动寻找学生学习中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事例,用以教育全班学生,这是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反馈效率的一个基本方法。

2.分类取样,即按学生饿数学学业水平进行分类。课堂教学上从各个类别的学生中分别抽取个体进行检查,以提高反馈速度,减少反馈的盲目性。

3.按组取样,即在分组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1~2个小组进行重点检查,由于小组中存在着各个类别的学生,从中也可以反馈中各类学生认识上的基本情况。

五、指导预习,促进群体发展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如组织学生交流在家读书的计划,让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完整而有意义的“课前学习”,来缩短个体间因“知识起点”而形成的差异,并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做更多属于个人的自主学习,带更多的学习成果到课堂上来交流,从而让“个体”与“全体”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和拓宽各个群体、不同层次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这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又是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善学,才能够促使他们得到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讲究方法 提高实效 下一篇:“爱”“心”“行”――打开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