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2 05:40:22

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3年1月间来四平市中心医院就医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50名患者采用肌注鲑降钙素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50名患者的治疗时长同样是十二周,方法为单纯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或采用针刺治疗法。结果:研究组采用配合疗法的患者更好地改善疼痛程度、增加骨密度、节省医疗费用。结论: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更有效。

【关键词】针刺;鲑降钙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52―02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口的多发病症之一,因而,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这一病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由于剧烈的疼痛和骨折的危险,患有骨质疏松的人深受其困扰,不但给患者自身带来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治疗压力,甚至对社会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困扰。有研究表明,针刺肾俞穴、腰俞穴、大肠俞、悬钟穴、足三里等穴位可以缓解甚至治疗骨质疏松症状,能够调整机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垂体、肾上腺的功能。此外,相关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鲑降钙素对于缓解疼痛和治疗骨质疏松也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大胆假设,以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为治疗方法,观察其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方法与材料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3年1月间来四平市中心医院就医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人,女性患者71人,年龄在61――80岁之间。选取这一年龄段患者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发病,个别中青年患者不能单纯划分入原发性骨质疏松,并且他们身体素质强于老年人,对于药物吸收、康复情况等皆强于老年人,61――80岁间的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大致相同,可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

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被100名抽取的患者皆满足一下要求:一、原发性骨质疏松;二、初次治疗骨质疏松症;三、无重要脏器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疾病;四、近期未使用影响鲑降钙素效果的药物;五、治疗时长均为十二周。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段进行,研究组50名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考克,50 IU/支),前两周每日一次肌注,第三、四周减为隔日一次肌注,第五至十二周为每周一次肌注。此外,研究组还配合针刺治疗,针刺肾俞穴、腰俞穴、大肠俞、悬钟穴、足三里等穴位,使用1.5寸毫针,每日一次,补法,一个月为一疗程。

对照组50名患者的治疗时长同样是十二周,方法为单纯注射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考克,50 IU/支),或采用针刺治疗法。研究结果真实可信。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个组别治疗前后出现的显著不同点,将观察指标列为:疼痛程度、治疗费用。

1.4 疗效评价标准

在三个观察指标中,疼痛程度可按四平市中心医院应用的VAS分级来划分疼痛等级,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从而总结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在处理数据时主要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计算、比对与处理,采用V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根据四平市中心医院应用的VAS评分方法来划分的疼痛等级,共分9级,0级表示无疼痛感,9级为剧痛,从1级至8级逐级加重痛感,等级由患者自己感受而定。研究组的50名患者在经过三疗程针刺配合一疗程肌注鲑降钙素(总时长十二周)治疗后,表示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的有33人,占研究组总人数的66%,表示这种治疗方法有效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24%,但是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不同,也有5名患者表示该方法无效,占研究组人数的10%。经过十二周的治疗,单纯使用针刺三疗程或肌注鲑降钙素一疗程的对照组的50名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治愈情况不太乐观。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表示无效,有21人,占对照组50名患者的42%,仅有10人表示效果显著,19人表示该方法有效(见表1)。

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对比单一使用针刺疗法或肌注鲑降钙素的方法在同样的时间长度内更能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让患者尽快治愈骨质疏松症。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骨质疏松症就是由骨密度降低引起的,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为了在本质上增加骨密度。通过十二周的治疗,研究组的50名患者中多数人的BMD都有所提高,而对照组中患者的BMD提高程度较低,可以看出,研究组采用的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疗法在改善骨密度方面更有效(见表2)。

2.3 两组治疗费用情况的比较

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考虑医疗费用,尤其是老年人。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61――80岁间的老年患者,治疗费用是他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根据四平市中心医院的收费标准,考克每只26.5元,一个疗程约需花费780元;针刺每次30元,一个疗程费用为900元。在十二周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方法的患者需要支付1680元,一个疗程显效率最多时可达到94%。研究组的患者仅需花费1680元的治疗费即可得到显著效果,而对照组的50名患者在十二周过后也至少要花费800--1500元治疗费,表1中可以得知,对照组患者极少数能够在十二周内获得与研究组相同的治疗效果,而多数人还需要继续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就意味着增加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的痛苦。

由此可知,虽然研究组在十二周内的医疗花费多于对照组,但是研究组的多数患者可在1680元的医疗费用内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显著疗效。但是对照组的患者却需要花费比这更长的时间、更多的金钱。

3 讨论

顾名思义,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临床上一种年龄退行性疾病,易发生骨折。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的骨折人群中,有330万人是骨质疏松导致的,其中老年人居多。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困扰老年人的疾病,给老年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研究出最直接有效、短时易行的治疗方法有着重大的医学意义。

本研究涉及到的针刺穴位从内在解决了患者的骨髓空虚问题,又通过给患者注射鲑降钙素激活蛋白激酶,迅速起到缓解疼痛、中枢阵痛的作用。如此内外兼治的方法才能用最短的疗程治愈骨质疏松症,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从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研究表明,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再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能增强骨密度、减轻经济压力。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比单纯针刺疗法或肌注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7-448.

[2] 王璇,乔敏.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63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8,5(1):99.

[3] 陈文治,冯文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0;31(8): 1093-5.

[4] 张月峰,张月峰.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 1) : 32-3.

上一篇:探讨电厂信息系统网络存储和备份的实现 下一篇:2005―北蔡社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