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10-22 05:00:50

关于我国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探讨

[摘 要]地质测绘是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最基本工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正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简单的探讨了地质测绘技术的相关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95-01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勘察工作中最基本工作。现代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核心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其中,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是航天技术、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分析与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因此,现代测绘技术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

1 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是按一般勘察程序,主要是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阶段安排此项工作。但在详细勘察阶段为了对某些专门的地质问题作补充调查,也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场地或建筑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在测绘地区如果从未进行过相同的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或水文地质测绘,那就必须进行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如第四纪地质、地貌、斜坡变形破坏等;研究它们的分布、成因、发展演化规律等。所以专门性测绘是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资料的。无论何种工程地质测绘,都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服务的,都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

2 地质测绘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

2.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DtioningSystem)。它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利用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以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坐标原点为地球质量中心。

2.2 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技术在近一、二十年内飞速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日新月异,其发展的特点如下:

a).不断研制新型传感器,既有框幅式可见光黑白摄影、多光谱摄影、彩色摄影、彩红外摄影、紫外摄影,又有全景摄影机、红外扫描仪,红外辐射计、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CCD线阵列扫描和矩阵摄影机、微波辐射计、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及各种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

b).形成多级空间分辨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以提供从粗到精的观测数据源。传感器的研制在向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向全方位的立体观测能力方向发展。

c).可反复获取同一地区影象数据的多时相性。一般是空间分辨率低的而时问分辨率高。遥感多时相性,提供了人们长期、系统和动态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可能性。

3 工程地质测绘的应用

3.1 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地震的发生受地质构造控制,因而,研究地震与构造的关系、建立活动构造与地震响应关系、划分不同地震构造类型是地震构造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震前、震后,不同时效的卫星影像信息,结合地震构造,尤其是活动构造研究,地震地质工作者寻求卫星影像动态变化与孕震过程的关系,对地震预报研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提供的宏观、快速、动态的信息源,可为地震预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条件。

3.2 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在水文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充分运用航空像片、卫星图像的解译和其它遥感手段,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掌握该地区地下水形成、贮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利用和排除措施的制订,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3.2.1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利用遥感图像解译地貌、水体和含水岩体,具有效果明显的特点。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能够迅速地总结出该地区的水文地质规律。

3.2.2地下水资源的调查。用遥感地质方法寻找地下水及估算地下水资源,由于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含水层和含水构造的边界相当准确,所以用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2.3矿区水文地质勘查。利用遥感图像的解译,就可以有效地查明含水层的分布和地质构造,能够做到合理布置矿井,进行有计划开采。这对于有效地减少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3.2.4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在我国三峡水利枢纽、二滩水电站、飞来峡水利枢纽等许多大型工程都应用了遥感技术,并取得重要成果。

4 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

4.1 控制测量技术的发展

控制测量是地质测绘的基础,地质矿区布设平面控制的方法,一是在国家一、二等三角控制下进行三、四等三角点的加密,另一是在国家一、二等三角点下不能加密情况下布设独立的三、四等三角或五秒小三角锁网作为矿区基本“平面控制.独立的三角锁网必须测定锁网的起算边长。对于内部范围不大的测区来说,采用光电测距仪、全站仪进行三角锁、导线的测量,生产效率比丈量基线也提高几十倍。所以对于小范围测区来讲,光电测距(半站仪、全站仪)除测定起算边外,还应用于测边网、测距导线代替常规的测角网。大地控制测量成果的平差计算,以往用对数表人工计算,进度慢、差错多,现在也普遍引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象GPS后处理软件、控制精灵等等,又提高效率也减少误差出现的几率,所以在

4.2 全野外数字化的测量技术

新型的全野外数字化的测量技术的优势是传统的大平板仪不能达到的,单单就工作量来说,全新的数字化测量技术是大平板仪的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两者的工作效率没有可比性。以前在控制地形测量的加密图根的问题上,是在测绘区的基本控制点之下,架设测角图根线形锁和测角的交汇点,这种手段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而且测绘出的精度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测绘的精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大大的减少,测绘工作的效率因此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在工程地质测绘中,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逐步扩大应用,我们应当不断的完善地质测绘技术,以及提高测绘技术的科技水平,促使地质测绘技术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佳富.某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运用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11.

[2] 何莉萍,袁珂珂,徐红梅.浅议新时期地质测绘技术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

上一篇:浅析高压试验的研究方法和安全措施 下一篇:铁路装卸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分析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