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文化教学

时间:2022-10-22 04:54:53

英语的文化教学

摘要:本文中西文化在习俗、应答方面发生碰撞的实例,指出其因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而引起理解上的歧异,并认为在外语教学基础阶段中,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搞好有关目的语的交际文化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英语 语言 文化 教学

众所周知,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以本社团以外的 另一个社团成员的身份,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参加另一社团的活动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教学的目的定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重点, 对听、说能力注意不够,面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如何实际运用更未引起重视。本文以中西文化在习俗、应答方面发生碰撞的实例,指出其因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而引起理解上的歧异,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基础阶段中,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如何搞好交际文化的教学工作。

在现行的英语基础教育阶段中,受传统知识传授为重点教育的影响,我们对语言形 式(语法)错误的敏感性比较强,但在实际运用中常用许多不符合交际用语的说法。如:我们现在中学里上英语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师生彼此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Good morning, teacher!学生称呼教师也是Teacher Zhang, Teacher Wang.对此习以为常,谁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殊不知把Teacher当作称呼乃是中国式英语(Q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而因词语文化内涵的不同引起的理解上的碰撞或歧异也有很多。如:中国人视龙为圣物,而西方人视龙为凶物。“圣经”上把龙看作是罪恶的象征,所以,现在英美报刊对“亚洲四小龙”一词经过文化转换,译为“亚洲四小虎”(Four tigers)。

这些也说明这一问题:只懂语言(或语法)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文 化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不然有时交际就难以进行。一般说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错误比之于文化错误 ,后者性质应该更为严重。正如沃尔夫森(N·Wolt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语 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 相对性。”

综上,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教学,这应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做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建民、谭志明《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巧用 下一篇:人格物法律见解及与中国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