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医的10个诀窍

时间:2022-10-22 04:10:11

诀窍1:学些疾病常识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看病的时候,我们问医生关于疾病的问题,医生三言两语的解释往往让我们一头雾水。这里面有医生的原因,当然也有我们病人的原因。古人云,“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我们应学一些疾病常识,一来有利于更好地和医生沟通,二来对于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法很有帮助。在看病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疾病(特别是老毛病)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面和医生交流,对自己的疾患和治疗方法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选择。

诀窍2:疑难大病上“三甲”,小病慢病上社区

我们常常看到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门庭冷落。其实,很多朋友的疾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好,可他们却选择了路途遥远、人多拥挤、排队等候时间长、价格相对较贵的“三甲”医院。究其原因,主要是被大医院、好医院的名气给吸引过去了。

其实,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慢性病,完全可以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里的医生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与较高的水平。而且,还免去了舟车劳顿与人多拥挤之苦,诊疗价格也稍便宜。而一些危急、疑难的疾病,为了尽快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最好直接去大医院。

诀窍3:带上诊疗手册

有些朋友看病总是忘记带诊疗手册,还有些朋友觉得诊疗手册上记载的都是以前的病,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到医院后买本新的。其实,以往的诊疗手册作用是非常大的。疾病之间往往有着某种联系,而且,即使是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医生根据以前的疾病记载,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用药,这对于本次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就诊时带上以往的诊疗手册,非常重要。

诀窍4:带上旧的化验、检查结果

带上以前的化验、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如果此次做了新的检查和化验,那么还可以与以往的结果做个对比,便于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此外,如果上次检查化验距离这次的时间不远,有些时候,医生就不必让患者重新做相关的化验检查了,可以节省一定数量的经费。

诀窍5:聪明“打探”医生的诊疗水平

很多患者求医都想找个高明的医生,那么怎么才算高明呢?有的患者朋友去网上查,看看这位医生有多少“头衔”和“名号”;有的患者朋友去问其他的医生,请其他的医生给做个评价。其实,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但都有弊端。头衔和名号未必能够真正代表医生的诊疗水平,而询问其他医生,碍于面子,很多话未必是真心所说。那么我在这里给您提个建议:询问老患者。比如您想知道张三医生水平如何,很简单,您直接去张三医生诊室的门口,问问等待就医的老病号,您想知道的,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

诀窍6:广告别全信

现在医疗广告无孔不入,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甚至街头分发的小卡片、宣传读物,到处都有医疗广告的影子。有些是言必有据的真实广告,有些则是夸大其词的虚假广告。更有甚者,某些广告根本就是为假医生、假医院、假药品所做,或者聘用影视公司的若干演员,在不同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健康节目中,以不同专家、学者的身份露面,推荐医院、销售药品。这些广告和不法分子害人不浅,且患者上当后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患者朋友千万不要轻信广告。

诀窍7:看病时间太短怎么办

常听患者朋友抱怨:“排了半小时的队才轮到我看病,结果没5分钟就把我打发走了。”现在我国的医疗资源有限,确实存在医生诊疗时间短的现象。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患者来说,如果确实感觉医生给的时间太短,该问的没有问,该说的来不及说,怎么办?患者怎样给自己赢得更多的诊疗时间?

这里给您一个无奈的对策:挂两个号。进门先给医生一个号,当感觉医生要结束此次诊疗而您又觉得远远没到“火候”的时候,再拿出一个号,告诉医生,下一个还是我,下面的时间您接着跟我说。

诀窍8:充分利用网络、电话预约

有些朋友一大早跑到医院去挂专家号,结果发现已经在网上、电话上预约完了,只好空手而归。白跑了一趟不说,还耽误了看病的时间。

我们在选中一位医生之后,可以先了解这位医生的号如何挂,是看病当天到医院去挂号,还是提前到网上预约,或是在电话自助挂号系统中预约。了解了之后,才能进一步行动。

诀窍9:怀疑医生误诊怎么办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医生误诊的发生率非常低,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万分之一就是自己的百分之百。怀疑医生误诊,怎么办?

这时候,您可以换一位医生。这位新换的医生不一定比那位名气大、职称高。需要注意的是,您去找这位新医生的时候,请不要给他干扰。什么叫干扰?您在原来的医生那里看病得到的诊断就是干扰。因此,不要告知新医生您以前的诊断,当然也就不用说您怀疑是误诊,更不用带以前的诊疗手册。您重新买一本诊疗手册,让这位新医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前提条件下独立思考,做出诊断,然后您再比较一下新旧,看看是不是误诊。

诀窍10:别频繁换医生

有些患者治病心切,张大夫看了三天不管事,去找李大夫;李大夫看了两天没效果,又去找王大夫;王大夫的药还没来得及吃,又看上了一位。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换医生,对治病起不到好作用。疾病的发生、发展、缓解、痊愈需要一个过程,有些疾病甚至需要一个漫长的痊愈过程,因此,治病不要心急,要给自己和医生一些时间。编辑/谭明

上一篇:动动手指保健康 下一篇:我自己治好了头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