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体设计中知觉、感觉、认知原理的应用

时间:2022-10-22 03:48:26

论字体设计中知觉、感觉、认知原理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情感由大脑的三个不同层次,即知觉、感觉、认知引起的[1]。作为平面视觉艺术设计的字体设计,必然要深入了解人的知觉、感觉、认知等原理,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引起观者的共鸣。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予以叙述。

一、知觉原理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信息而做出的心理反应,也就是在得到一种感觉信息时,而产生了一些心理感受[2]。因此,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和感觉是不一样的,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应,他能较全面的反映事物的特征,它也不是单纯的反应事物的外形整体,而是对事物的内在情感、深层含义的反映。因此,二者在对信息处理的性质与层次上也不同。感觉是人体的生理反应,是由感觉器宫来获取外部信息(刺激),又由感受器传递至神经中枢将信息予以理解的心理过程,才形成知觉[3],比如当我们听到广播声时,耳朵所接收到的只是一阵噪音的感觉,但若进一步辨别出是广播喇叭的声音,这就是知觉。并且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不可能对所有刺激物都有反映,而是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有意义的刺激物给予反应。例如学生上课的时候,就只对老师的声音听得很清楚,其他的声音会被忽视。知觉的选择性与人的兴趣、需要、经验和心理状态相关,也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或外界相关。同样在字体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先把握观者可能的知觉感受,揣摩他们的心理感受、兴趣等。知觉的理解性就是指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判断,把它归为某一系统中。因此,从事不同行业或者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对事物的知觉会由很大差异。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形成定性的感受后,突然对他进行改变,人们还是会按照原来的去理解它,获得正确的感知而不受干扰。知觉的整体性则是指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人们能把他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4]。

例如图1中,虽然用一条飘带代替“热”字下面的四点,但是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个错字,而会理所当然的理解为一种抽象、简化的艺术形式,这和人们平时的视觉思维习惯和知觉感受相关,人们会自觉的对艺术形象进行补充并且完整的理解它。在看到这个字体设计时,人们首先会被那团火的图案吸引,它非常醒目,使人们下意识的根据他的外形进行理解,认为他是一团火,表示一种热度的感觉。再如图2中,三个英文字母“PKK”,对P字母进行了较强的抽象简化,K字母也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但是人们根据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依然会很快地确定“PKK”三个字母,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研究人的心理知觉能力对做出好的设计非常受益。

二、感觉原理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所谓感觉,是指人体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人们身上的感觉系统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运动觉等七种感觉。感觉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察觉不同形式与程度的刺激,当然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感觉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直接心理反应,特别是视觉感官,视觉感受力能极大的限度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当字体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造成观者不同的刺激感受,那种可以被感受器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值,叫绝对阙限,而可被感受器觉察到的最大刺激值,就称为上阙限[5]。人们一般都能够轻易地辨识出超过绝对阙限之上的视觉刺激,但是对于差别阙限的感受就不那么明显。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些品牌,喜之郎、诺基亚、心相印等等,它把里面的笔画稍微变动一下,消费者也不会很快识别出来。所以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感觉阙限的原理,将字体的大小、形状、色彩控制在一个的合理的范围内,或者运用较强的视觉刺激人们的感官。

从案例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修改前的颜色比较杂乱而且偏灰,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而且外形也缺乏整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给观者的第一感觉就是缺乏感染力,不能激起人们进去就餐的心理。再看修改后的作品图4,不管是从颜色还是整体外形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颜色上说色彩饱满、纯度高,显得十分鲜艳漂亮,外形上也更加整合,使主题突出,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产生想去尝试的感觉。我们在字体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字体带给人的感受,具体就要分析字体的外形、颜色等等。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形式的多媒体的运用,就是为了更多的刺激人们的感觉(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三、认知原理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感觉和知觉原理,认知原理则是一种极复杂并且牵连许多种心理活动的原理。认知包括知识的获得和使用,牵涉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知识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怎么样储存的,第二是知识是怎么样被使用或被处理的过程问题 [6]。认知所涉及的是整个心理过程,包含感觉到处理信息的知觉、组织再认知、注意力、意识、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考、回忆、语言、智能、情绪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与所有其它层面的关系等。因此,认知的过程,是人们如何由感觉刺激获取信息,将信息转化成知识经验而形成记忆,以及怎样储存记忆并形成认知系统,进而使我们产生注意和行为反应的一系列的过程[7]。

认知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他需要人们分析、理解才能更好的欣赏字体设计。有时候设计师还可以牵引观者的认知,让他们朝着自己设定好的方向去思维,更有趣的是,即使他们不按照设计师设定好的方向发展而另辟奇径,也不失为对设计的另一种诠释,而且也是可以被理解和发扬的。

如图5中所示,“东”字的繁写体造型浑厚,形似一把剑插在一个方鼎中,形态和字体笔画结合的很巧妙,人们在看到这样的图形时,他会自己认知理解为方鼎和剑的造型是为了体现东方的古典特色,是为主题“东”字服务的,这样的理解可以说就是人们认知的过程,也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教育中形成的。再如图6中,“宣朗”两个字统一了外形,将笔画变形成直角方形的线条,最后组成一个印章的方形,优雅而美观,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大部分会把他理解为印章的造型,并且心里能想象出做成印章的许多理由,也许体现一种高档和正统,又或者是体现出一种吉祥的用意等等,总而言之,人们的理解可以是多方位的,而这些理解都来源于人们的认知结构、思维习惯、生活环境等等的不同,但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丰富了字体设计的含义。又如图7中“陈列”二字,同样是横平竖直,却构造出不一样的造型,笔画之间多构造出大大小小不同的菱形结构,像生活中常见的架子的形状,这也是与主题陈列两字的意义密切相关的,设计师做出的结构具有时尚感,黑白的色调体现出一种品质的象征。这些对于色彩和轮廓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但是都能从作品中找出美的感觉,这也是字体设计作品的美妙之处 。

注释

1吴洁:《感性设计的时效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邵璐:《视觉化设计时代与阙限》,《南京艺术学院院报》2007(3)。

3王海峰:《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因素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吴洁:《感性设计的时效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6梁莹莹:《感性设计方法应用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7吴洁:《感性设计的时效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徐永光 :星光灿烂慈善 下一篇:浅谈参数化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