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22 01:45:46

【摘要】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肾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治疗的患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西罗莫司的血液浓度, 比较分析不同血药浓度下肝肾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8 ng/ml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肌转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分别为(65.26±12.68)U/L、(70.19±13.66)U/L、(11.05±9.64)?mol/L, 显著低于>8 ng/ml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肾移植;西罗莫司;免疫抑制;血药浓度;肝功能;肾功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092

西罗莫司属于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免疫制剂, 具有较强的抗排斥作用, 能够降低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1]。目前, 国外研究指出, 西罗莫司用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显著, 但国内应用西罗莫司的时间较短, 其治疗窗、安全性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文献指出, 西罗莫司的个体差异较大,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变化, 调整用药剂量, 降低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对此, 本文探讨了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探讨西罗莫司最佳治疗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医院肾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 女7例;年龄40~67岁, 平均年龄(52.26±5.64)岁;体重45~86 kg, 平均体重(69.06±6.16)kg。原发疾病: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8例糖尿病肾病, 2例高血压肾病, 1例多囊肾。

1. 2 方法 45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用药方案:30例采用西罗莫司、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 2例采用西罗莫司、泼尼松联合环孢素治疗, 13例采用西罗莫司、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45例患者均于移植后48 h服用西罗莫司, 首次用药剂量为6 mg/次, 后减至2 mg/次, 1次/d;持续用药7~10 d后测量西罗莫司药物浓度, 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术中及术后2 d取500 mg/d甲泼尼龙静脉注射, 第3天给予30 mg/d口服, 并逐渐减量;他克莫司用量为1~5 mg/d, 间隔12 h口服用药1次, 密切关注血药浓度, 术后1个月内控制在8~12 ng/ml, 环孢素用量为100~325 mg/d, 术后1个月内控制在200~350 ng/ml。霉酚酸酯用药剂量为500~1500 mg/d, 分2次用药。

1. 3 观察指标 术后第7~10天测量1次血药浓度数据, 共收集45份收据, 以4 ng/ml、8 ng/ml为临界值, 比较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AST、ALT、DBIL、Ccr的影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采用HPLC法检测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值, 其中29例≤8 ng/ml, 16例>8 ng/ml;西罗莫司血药浓度≤8 ng/ml组AST、ALT、DBIL分别为(65.26±12.68)U/L、(70.19±13.66)U/L、(11.05±9.64)?mol/L, 显著低于>8 ng/ml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采用HPLC法检测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值, 12例8 ng/ml;三组Ccr分别为(52.26±15.97)ml/(min・70 kg)、(82.64±17.32)ml/(min・70 kg)、(72.04±13.68)ml/(min・70 kg),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为4~8 ng/ml组患者的Ccr显著高于8 ng/ml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与肾移植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2]。西罗莫司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 具有抗排斥作用强的效果, 能够延长移植肾生存时间。然而, 西罗莫司的治疗窗较窄, 需加强药物浓度监测, 降低不良反应[3]。

西罗莫司的用药方案较多, 可与他克莫司、环孢素等联合用药治疗。目前, 国外学者一般认为5~15 ?g/L是西罗莫司合适给药浓度, 可降低排斥反应。本组研究显示,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8 ng/ml组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显著轻于>8 ng/ml组;西罗莫司血药浓度4~8 ng/ml时肾功能可恢复至最佳。对此, 作者认为西罗莫司适宜血药浓度为4~8 ng/ml, 与国外研究不符。作者认为可能与患者感染情况、免疫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素)的用药浓度低、地域等有关。有研究结果证实,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与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其中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伤、造血系统损伤等为主[4]。且有研究表明,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受年龄、性别、地域、联合用药方案的影响较大[5], 但本组研究中未进行全面分析, 存在局限性, 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与用药后不良反应存在密切关系, 临床应加强对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监测, 制定个性化抗排斥方案, 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霍文.肾移植后西罗莫司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31):5825-5828.

[2] 王沫, 郭颖.西罗莫司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理论与技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9(5):779-784.

[3] 徐志强, 万有贵, 陈博, 等.西罗莫司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转换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5):810-812.

[4] 周静怡, 沈毅, 程军, 等.肾移植后应用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4, 35(10):584-589.

[5] 陈瑜, 张雷, 王立明, 等.西罗莫司在肾移植术后远期各类并发症患者中的转换应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0, 31(4):223-226.

[收稿日期:2015-09-14]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