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2 01:44:07

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与酒精相互作用导致的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双硫仑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诊治体会。结果: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菌素、咪唑类等,双硫仑样反应多为用药后饮酒所致,循环系统主要表现有胸闷、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低血压、胸痛等,并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电图改变。结论:双硫仑样反应,可主要以循环系统表现为主,表现复杂且较危重,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关键词】 循环系统症状;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 乙醇

中图分类号 R59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21-03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Symptoms Mainly in Circulatory System/LI Jian-qi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4):121-123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ephalosporins with alcohol result in symptoms mainly in circulatory system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and the ways of treat and cure.Method: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72 patients who had clinical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April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Result:The medicines caused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include Cephalosporins,Imidazoles.Concomitant ingestion of alcohol could cause disulfiram-like reaction.Circulatory system symptoms often include chest distress,palpitation,shortness of breath and dyspnea,some patients even had hypotension,chest pain,arrhythmia,myocardial ischemia and ECG alteration.Conclusion:Disulfiram-like reaction major happens in circulatory system and can behavior complicated and critically.But most of the prognosis have a good recovery after the active treatment.

【Key words】 Circulatory system symptoms;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Cephalosporins; Alcoho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uer City,Puer 665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4.067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是因应用头孢类、咪唑类等药物期间或停药短时间内饮用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轻者症状可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出现较重症状。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5年4月共收治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患者7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其中男5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岁。发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44例,消化系统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其中既往患有慢性气管炎患者2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2型糖尿病6例。

1.2 使用药物情况

头孢类药物50例,其中头孢甲肟12例,头孢哌酮舒巴坦10例,头孢唑啉钠8例,头孢噻肟6例,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30例,肌内注射6例;口服头孢氨苄8例,头孢丙烯6例。使用咪唑类药物16例,其中甲硝唑8例(静脉滴注5例,口服3例),静脉滴注奥硝唑5例,静脉滴注替硝唑3例。使用磺脲类药物6例。饮酒种类为白酒52例,啤酒20例。使用头孢菌素与饮酒的时间关系:使用药物后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58例,其中使用药物当天饮酒44例,使用药物2~7 d饮酒14例,饮酒后使用头孢菌素或咪唑类等导致双硫仑样反应14例。

1.3 临床表现

72例患者在饮酒或服药后约5~30 min有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以胸闷、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为主,其中低血压12例、胸痛8例。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其中ST-T改变10例、心房颤动4例。同时患者有颜面潮红、皮肤发痒、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1.4 诊疗情况

72例患者就诊后均给予留院观察,就诊初期已知有使用头孢类或咪唑类等药物而明确诊断42例,22例患者只告知患者有饮酒史而以酒精中毒处理,另8例患者初诊考虑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在处理过程中经排外其他疾病并详细询问病史及饮酒史后得以明确诊断双硫仑样反应,最迟明确诊断的患者时间为就诊后4 h。就诊后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58例患者行心肌酶学检查,排外心肌梗死。以气促及呼吸困难为首发患者行床旁X线胸片检查,排除肺炎、气胸、肺不张等疾病。

所以患者入院后给吸氧、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护。就诊即明确诊断的42例患者,均及时停止使用头孢菌素和咪唑类等药物,并避免再接触含乙醇制品,如氢化可的松等。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抗过敏,纳洛酮为主促醒,用量为0.8~1.2 mg,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维持。初诊考虑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去乙酰毛苷针0.4 mg静脉注射,在诊断明确后未再使用。初诊考虑休克的患者,予以积极补液的同时给予多巴胺微量泵入,以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初诊因胸闷、胸痛伴心电图ST段压低和T波倒置考虑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查心肌标志物,在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后,予硝酸甘油微量泵入。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予去乙酰毛花苷0.4 mg静脉注射,控制心率。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经治疗30 min~3 h缓解,留院观察4~24 h后均出院,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酒成为了部分人减轻和释放压力的一个手段,故而急诊工作中常常能接诊到有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双硫仑又称为戒酒硫,其化学名为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是一种工业抗氧化的化学产品,临床上用于防治酒精中毒患者戒酒后酒瘾的复发[1]。戒酒硫分子结构中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团,它不可逆地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乙醛有使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并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脂肪酸氧化能力损伤;同时戒酒硫抑制多巴胺羟基酶,发生血管舒张及直立性低血压。以上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脸红、血管搏动感、头痒、恶心、呕吐、出汗、低血压和意识混乱等症状,以上双硫仑样症状在患者饮酒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并可持续数小时[2]。

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酶1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类似双硫仑样反应[3]。除了头孢类抗生素外,本组中使用咪唑类、磺脲类患者均有类似双硫仑样反应,表明这些药物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本组病例中,无论用药前或后饮酒都出现类似症状,说明二者均可引起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症状与多数临床报告相类似,主要以胸闷、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为主,心电图表现有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部分患者有低血压、胸痛不适等表现,并出现心肌缺血等表现。文献[4]报告双硫仑样反应引起心肌梗死,还有报告死亡[5],需引起临床医师,特别是急诊医师的高度关注。

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接诊患者时特别是有循环系统症状患者,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情况及患者用药前后饮酒情况等,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需注意排外其他疾病,特别是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出现循环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除常规行心电图、床旁X线胸片外,应着重行心肌标志物检查,并注意追踪心电图变化,以确定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等。

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规范性治疗标准,确定诊断后,对于患者神志清醒的,可通过催吐、洗胃等促进酒精的排出,以减少通过消化道的吸收。但临床工作中症状较重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因其症状较为明显,加上酒精的作用,往往患者不予配合,洗胃可能难以进行。这时进行补液、纳洛酮促醒、地塞米松抗过敏为主的治疗症状均能得到控制。资料显示对病情较重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和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疗效较佳,可能与其抗过敏和抗炎作用有关[6]。有关报道用心得安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利用心得安的β受体作用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起到治疗作用[7]。对于有低血压及心肌缺血等患者,如多巴胺升压、硝酸甘油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处理是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必要措施。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经以上综合治疗病情大多能得到控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防止误吸或呼吸、心脏抑制等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子扬,龚兆庆,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9.

[2]杨藻宸.医用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103.

[3]高志成,陈丽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于防治[J].中国药事,2002,16(12):772.

[4]黄庭汉,曾恋.静滴头孢菌素后饮酒致急性心肌梗死2例[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2):147-148.

[5]吴美丽,吴泉英.150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统计与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2):27-28.

[6]顾娅菲.地塞米松与异丙嗪治疗药源性双硫仑反应3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26.

[7]李凤珠,郭焱雄,付涟桥.心得安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6(1):23-24.

(收稿日期:2015-10-29)

上一篇:“女人”爸爸 下一篇:学会啥了,咋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