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 “艺术化”激活物理课堂

时间:2022-10-22 12:44:51

借助 “艺术化”激活物理课堂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是抽象的,而艺术是形象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一旦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

1 注重教态艺术化

教师的教态是指教师的仪表风度,它既包括教师的外在形象,也包括教师在日常行为中反映的内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教师的仪表打扮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体现育人性并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高深的审美观念,美观大方,端庄得体,不能标新立异,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

1.1 善于用“眼睛”引发美的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身上最会“说话”的器官,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情感.教师的眼睛更应具有特殊的功能.教师要用亲切、热忱的目光迎接每一堂课,使每位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读出对自己的诚挚信任,教师更要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如:用肯定的目光告诉学生答对了问题;用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用赞许的目光告诉学生解决了难题;用宽容的目光告慰学生虽回答错了,但没关系.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严厉中有要求,教师的目光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老师时刻关注着自己,老师是“公正的人”,是“可亲可敬的人”.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如浴春风”,其乐融融.

1.2 善于用“身体”激发学生聚精会神听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自己的语言、姿态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使得举止适宜,恰到好处.教师在作一般性的叙述时,为了给学生以有力的影响和深刻的印象,可以离开讲台,靠近学生;当讲到优美动情的地方,手势应柔和舒展;当讲到激动之处,可以急剧有力地挥手.教师还应随着教学的进展,不断调整自己的站位,充分利用“身体”来配合课堂教学.揭示学习目标时,应站在讲台与黑板之间,结合板书告诉学生应该达到的“目的地”,这时教师应是一个指路人;学生做分组实验或练习时,教师应走下讲台巡视,了解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事实证明,在课上随着教学节奏讲到不同内容时改变身体姿态,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自始至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思维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 注重教学语言艺术化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中学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2.1 教学语言风趣而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1: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新授课时,我借用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典故,当说到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时,立刻断言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同学们为兔子鸣不平,我反问:“那为什么兔子落后于乌龟后到达终点呢?”学生们意识到只用笼统的速度(平均速度)是不能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的,需找到新的概念(瞬时速度).讲完瞬时速度后我给学生讲了一则幽默:一个警察截住一辆飞驰的汽车,对司机说:“难道你不知道这条公路不允许超过40(千米每小时)吗?”司机回答道:“我的车刚开了10千米,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车速超过40呢?”司机啼笑皆非的回答,学生一笑之余可以加深对瞬时速度的了解.风趣而幽默的语言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2 教学语言融入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等等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2.3 教学语言彰显个性化,以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个性对个性的影响过程,所以要求物理教学语言应体现出教师的精神力量与个性特点.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声筒,而应是一个有鲜明个性,内心世界丰富充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教师要想塑造好学生的个性,首先就应该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相应地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就应成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每个有才能的物理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被这些人带过的学生,一提到他们的老师,钦佩的表情油然而生.物理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3 注重教学设计艺术化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式循环的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将教学中有些环节加工成形象而生动的学生活动,力争课堂教学设计达到艺术化层次.

3.1 从化抽象为形象看,教学设计某些环节这样处理后将提升教学效果

科学的结果是抽象,艺术的结果是形象.教学要把二者结合到一起,有一个现实的“桥梁”,它就是教学设计.物理课堂科学地引进符合最新的教学理念,有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准确的学科知识结构,具体的“学科直观”环节.把抽象的概念、规律、公式和结论化为易于被学生感受和体验的生动形象和具体操作.例如2:在《机械振动》新授课时,探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可放手让学生结合弹簧振子的振动情景画位移与时间图象来形象和深刻理解这种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通过这种艺术性处理,使学生处于想学、要学的最佳状态,激发他们积极探求和思索求知的精神,产生教有所收、点有所通、启有所发、导有所悟的最佳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在这种艺术化的教学环境中受熏陶,不仅能够学到许多科学知识,还能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2 从美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在美主要指教学内容富有的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从美学规律来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在动态的组合中具有高度的和谐性.例如:在复习电和磁的关系时,电和磁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始终交织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电生磁、磁生电.和谐性是事物审美的一个基本特征,课堂教学的和谐性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与波动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用心呵护,用心来经营课堂,用爱来营造课堂,用时间来研究课堂,再借助“艺术化”来激活课堂,这样课堂自然充满生机!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之囚徒困境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高钠血症对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