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之后

时间:2022-10-22 12:39: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试 题 解 读

纵观江苏省的高考作文试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1999年到2005年的七年间,全是话题作文当家;而从2006年到2012年的七年里,又成了命题作文的天下。许是应了“七年之痒”这个说法吧,2013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又悄然上演了一出“大变脸”,首次采用了时下颇为盛行的材料作文。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带来的必然是柳暗花明,生机一片。

2013年的作文材料,属于现实生活类,故事简单,但耐人寻味。主要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学生有话说,但说好不容易。

关于立意的角度,按照材料作文的要素分析法,可知本则材料有两个要素:其一是探险者,其二是大蝴蝶。据此,可确定如下几种不同的立意:

一、从探险者的角度

立意1:人类要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不要违逆自然,更不能做破坏自然的罪魁。

立意2:人类因无知而对自然犯下错误,但只要善加反思,及时觉醒,就是进步。

立意3:人在自然面前的小过失,也会对自然造成大影响,因此,行为不可不谨慎。

二、从大蝴蝶的角度

立意4:大自然中某些美的事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否则就是一种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仅仅抓住材料最后一句话,谈小与大的关系,而不涉及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可视为背离材料的整体指向,难免有偏题之嫌。

写 作 策 略

第一,化大为小。人与环境的关系,本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模式”,如果从一个较小的切口,将其“窄化”处理,以具体的、个体的事件为突破口,演绎和剖析材料,进而诠释主题,这样既能使内容具体实在,又便于驾驭和操控,收到以少总多、小中见大之效。譬如,可写自己身边破坏环境的排污事件、毁林事件等等。

第二,化实为虚。若是觉得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太过质实,且容易流于大众化、平庸化,可将材料中的硬环境转化为软环境,谈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亦是如此,有时,一点点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比如,一些坑蒙拐骗事件,严重戕害了人际关系,冲毁了道德长堤,因此,传递正能量,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深度开掘。不要将文意仅仅停留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层面上,也不宜只是论述人类要善待自然,而应该更深入一步,探究人类何以会有种种破坏自然的行为。探寻其心理动因,远比只是列举表象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人类的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等等,都是制造灾难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立意,更发人深省。

上一篇: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下一篇:在反思中研究 在实践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