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赔偿

时间:2022-10-22 12:11:26

浅析国家赔偿

摘 要 本文从国家赔偿法的组成部分出发,简要阐述了国家赔偿的概念,以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对“职权性”做出了具体判断时可以考量的因素。并且,追溯了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源头。最后,从归责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归责原则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对于行政人员行使职权应给予必要限制的必要性。总之,我国在选择具体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时,要综合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财政支付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最终做出一个最适合国家、对公民最有利的选择。

关键词 国家赔偿 职权 归责原则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总体而言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即构成要件(为啥赔),赔偿的范围(哪些赔),赔偿义务机关(谁来赔,即在行政诉讼中谁能成为被告、在行政复议中谁能成为被申请人),赔偿的程序(怎么赔)以及赔偿的计算方式(赔什么)。

国家赔偿是指当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造成侵权损害时,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在认定是否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时,相关主体的行为是否具有“职权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杆。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具有职权的属性,可以从不同层面予以判断,比如看其是否有超越职权、的行为;比如看其在行为时的时空条件,例如由于行政权的行使是具有显著的事权地域权特征的,故如果一个北京的行政人员去上海进行行为,那么此行为就可能并不具有职权性;又比如从外形上看,如果税务机关的一个职员在进行收取税款时并没有身着规定的统一服装,那么其行为也很可能不是在代替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再比如要看该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一个行政主体在行使职务行为时还偷了行政相对人的一个电话,那么显然其偷窃行为并不具有行使行政权的目的,也就是说对于此偷窃行为国家是不会给予赔偿的,等等。

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后两种赔偿是从属于国家赔偿的。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也有区别,后者的主体是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的普通公民。我国的国家赔偿是不包括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等物对人造成的损害的。举例来说,曾发生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位王女士在街道上走路时,由于井盖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放置,不慎跌入其中,由于下水道中盛满沸水,故被烫伤,后来经救助无效死亡。在这个案例中,王女士是无法通过国家赔偿的途径获得救济的,她只能通过该井盖的管理部门或者保险来取得补偿。

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1994才出台第一部《国家赔偿法》。由于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很多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都会适用过错责任。我国最早在公元前5 世纪的《十二铜表法》和公元前287 年的《阿奎利亚法》中都规定了过错责任。侵权行为法中的归责原则由于受罗马法的影响,一般采用过错责任的原则。归责,是指以什么为依据去追究侵权一方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当一个人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就会产生损失负担的归属问题,也就是说该由本人来负担这个不利后果还是要由他人对其进行损害赔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些法律规则去界定负担归属的精确范围,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归责原则了。

其实,我国的国家赔偿法采用什么样的归责原则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博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特定主体的行为国家是否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就意味着各方利益的分配。举例来说,就像是用水果刀切割一块蛋糕,如果分给国家的蛋糕多了,那么分给个人的蛋糕就会变少,反过来也是这样。而采用哪种具体的归责方法就代表着具体用什么样的切蛋糕的方法,选择的方法不同,分给国家和公民的蛋糕比例也会不同。我认为,选择的归责方式如果能够使得分给公民的蛋糕更多,就能够说明这个国家的法律保障是更为充分的。

国家赔偿范围的具体界限就是归责原则。而其赔偿范围的大小就表明政府要在多大的程度上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承担责任。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不被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所侵犯,所以这就需要国家明确指定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以及具体适用的法定情形。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行政机关往往会行使很多的职权,而在享有这些权利的同时,必须通过法律给予规制和限制,否则就会有其的可能。同时,行政权力作为国家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本身是具有比较强的扩张性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国家不制定具体的规范来约束行政权的行使,那么它就很可能会逐渐地扩张到公民普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后果就是行政人员的职权会被不当使用,如果错误不能被及时予以纠正,那么后果无疑是很严重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国家能够提前分情形制定出合理的归责处理方法,就能够大大减少职权滥用的行为。换句话说,我国在确定归责原则时也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例如要考虑到我国的现阶段国情、国家的财政能力等等,以最终做出一个最符合国家良性发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肖.对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修改的评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7):110-112.

[2]周兰领.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4):116-121.

[3]刘雪丽.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之完善―以对民事赔偿归责原则的借鉴为视角[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6-57.

[4]石天.我国国家赔偿违法归责原则之缺陷与完善选择[J].技术与市场.2011(4):75-77.

[5]孔腾.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之评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5-37.

[6]戴巍.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J].法制经纬.2011(10):11-12.

[7]乐虹,费艳颖,段志方.国家赔偿制度多元化归责体系之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6.

[8]梁亮.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之重构[J].前沿.2009(5):136-140.

上一篇:晓昱 构筑精神的绿洲 下一篇:智能ODF的光纤链路传输资源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