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科技兴粮创高产的实践与成效

时间:2022-10-22 11:41:18

岱岳区科技兴粮创高产的实践与成效

[摘 要] 泰安市岱岳区位于巍巍泰山脚下,久负盛名的“汶阳田”腹地。该区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五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粮食高产创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 高产 创建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1-01

泰安市岱岳区辖15个乡镇、2个街道,666个行政村,89.86万人,总面积1641平方公里,耕地100万亩。是全国“十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区,先后五次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是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岱岳区抓住国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的有利时机,扎实开展小麦、玉米“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一、行政推动,完善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体系

始终不渝地重视粮食生产,是岱岳区粮食高产创建连年实现新突破的组织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构。为确保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为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行政负责人,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点制度,区乡农技人员实行包片包村联户制度,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行政和技术保障。二是建立目标体系。结合全区粮食生产实际,遵循“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稳定增加总产,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粮食生产”的总体思路,按照“十亩核心攻关、百亩高产示范、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均衡增产”的原则,确立了“高产更高产、中产变高产、主攻单产、向中低产田要产量”的粮食高产创建总体目标,区分“汶阳田”、泰莱平原等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特点,合理划分了粮食生产三大区域,科学制定了粮食生产发展计划,计划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总产增加1亿斤。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岱岳区发展粮食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关于扶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将粮食高产创建列入区委1号文件,并列为年度农业农村经济重点考核指标,区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对高产创建活动中的选购良种、技术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并对高产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构建起了“政府主导、资金整合、联动实施、农民参与”的高产创建工作格局,为粮食高产创建扎实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科技促动,构建科技兴粮长效机制

遵循“理顺编制、整合资源、拓展平台、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科技兴粮队伍。一是强抓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区成立了17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立起3个区级农技推广服务站,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专供点100个,试验示范基地10个,农业科技短信用户6310个,形成了“农业专家领衔、科技人员引领、示范户以一带十”的塔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加快粮食高产高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根据不同农时,采取赶科技大集、制作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推动科技入户,在小麦、玉米生长关键期,聘请省、市专家、组织区级“讲师团”,区乡村逐级培训,常年举办专题培训60余场次,直接间接受训农民3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种植管理水平。累计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30多个,全面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一改四推”技术、玉米“一增四改”、适当晚收及病虫害系统防控技术,制定出了适合全区小麦、玉米生产的技术规程和超高产技术规范,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了80%以上。三是创新服务模式。百名技术指导员常年开展巡回指导,及时制定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措施,有效克服不利气候影响,开通了12316、6912316两部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建立了以专家热线、专题课件、远程视频、手机短信为主要服务手段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采取赠送农业科技挂历、《农家致富报》、发放科技挂图、群发手机短信等形式,拓展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渠道,引导农民科学改进生产管理方式,推动传统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管理模式转变。

三、项目带动,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区政府把整合项目资源作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关键措施,积极整合水利、农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了高产创建示范片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先后整合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农机购置补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等涉农项目资金,全面加快以水利化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农业设施体系,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良田70万亩。二是整合各项补贴资金。集中整合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配方施肥、科技推广培训、深耕深松等项目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推动高产创建示范片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技术集成配套水平,通过品种展示、技术集成、模式推广、典型示范,带动全区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实施辐射带动。全区建有百亩高产示范片7处、千亩示范片6处、万亩示范片4处,整建制推进乡镇1个,科技指导员150名,科技示范户1500户,每个示范户带动20个农户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通过适时举办现场观摩,省长指挥田、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中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措施,得到了大面积快速推广,推动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了一年一个新水平,粮食单产一年一个新台阶。

四、服务联动,积极推进专业化服务

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农资经营者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依托,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专业化服务。目前,全区共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78家,拥有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42支。充分利用现有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常年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70余万亩次,万亩示范片实现了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全覆盖。马庄镇岳洋农作物合作社作为全国示范合作社,年实施植保专业化服务面积达到了12万亩次。万亩示范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集成配套应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率均达到了100%。

上一篇:韭菜丰栽培法 下一篇:山区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