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扮演

时间:2022-10-22 11:20:10

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扮演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过程协调班集体内外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园班级管理不仅仅由教师来进行,可以让更多的中大班幼儿参与进来,让他们担当班级管理的主人,学习自我管理。让幼儿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从而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幼儿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这样既提高自律能力,又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但如何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如何将班级管理的内容更具体化、细化?在实践中,笔者将班级管理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划分出了各种不同的项目,这样就有更多的幼儿能参与进来。幼儿各司其职,通过担任“每周值日生”“每日小队长”“时段小助手”“区域管理员”等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们各展其才,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也初显成效。

一、各司其职,多种分工

每个幼儿都有当管理者的欲望,如果只有一个或少数人有机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那么势必会减弱大部分幼儿的管理兴趣。于是,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和幼儿的讨论,笔者根据内容、时间、区域,确定了不同的管理项目。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者由其他幼儿推选等方式参与到各项管理中来。

(一)担任“每周值日生”

担任“值日生”是幼儿最常见的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值日生一般都是一天轮换一次,循环往复进行。然而,受到其他教师的启发,笔者尝试了“周值日生”的举措,也就是说每组的值日生要从周一开始一直做到周五,然后下周再重新换人。每周一早上的晨间谈话是确定班长和值日生的时间。刚开始时,由教师有目的地在每一组指定一名值日生,当选的值日生在一周内负责相关事宜;几个星期后变为每周一自主竞选,幼儿争当值日生;最后到学期末的时候就是以组为单位,幼儿商量推选值日生。值日生任命制度经过了以任命为主、轮流值日,自主竞选、争当值日生,以组为单位、幼儿商量推选值日生三个过程的变革。固定了时间和形式之后,笔者也和幼儿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值日生需要负责的管理内容。主要负责各组的生活活动的服务和管理。晨间活动时:收拾、摆放玩具;点心餐时:擦桌子,管理用餐情况;集体活动时:准备、整理教学具;午餐餐后:擦桌子,分发碗筷,端菜,端饭,管理用餐情况;放学离园时:辅助教师检查整理书包。“值日生”的角色体验是靠身体外部动作(劳动)来表现的,它的工作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一周的时间给予了幼儿充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通过伙伴、教师的不断督促和帮助,他们会把工作越做越好。(二)充当“每日小队长”如果说担任“值日生”是幼儿生活活动的辅助者和管理者,那么“小队长”就是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在活动中组织协调小组成员的行动,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一般都是根据不同幼儿的特长和优势来邀请他们承担不同活动中的“小队长”,来管理临时组成的学习小组。协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角游戏、体育游戏。这些小组是不固定的,负责人不固定,小组成员也不固定,是临时根据活动需要所组成的。临时小组的建立方法多样,可以是组长选组员;也可以组员选组长;还可以先确定组,再选定组长。1.集体活动中。主要是针对有小组活动的集体活动。小队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实验、讲述、表演等活动。如:在开展看图讲述活动“小树苗”时,小队长和其他幼儿根据四幅小图进行了轮流讲述,小队长组织协调同组幼儿补充故事内容,以此完善讲述,最后商量推选了一名作重点讲述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保证了讲述过程的人人参与,也大大减轻了教师指导时间不够的问题。2.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主要针对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在幼儿自主选择之后推选一名“小队长”作为负责人来督促和帮助同组幼儿的活动。如:在折纸小组中,请能力强的幼儿指导集体活动中没能掌握折纸技能的幼儿继续进行练习,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又如:在下飞行棋的活动中,四人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规则的修正和强化,帮助其他组员进一步明确下棋的规则,以强带弱,共同进步。3.社会性区角游戏中。主要针对有社会往的区角游戏。在中班,教师采用先聘请负责人担任各区域的“小队长”,如建筑队长、点心店店长、理发店店长等“小队长”。其余幼儿采用上门应聘的方法参与到各游戏区中。在游戏中,小队长要引导懂得游戏的工作人员进行材料的准备、调节人员分工、收拾整理等活动。这些大大加强了幼儿运用游戏材料的能力和交往能力。4.体育游戏中。在能力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的体育游戏、自创游戏比较常用。每次,笔者都会邀请数名幼儿来担任游戏的“小队长”,负责引导同伴选场地、商量游戏内容、形式等。其他幼儿则自选队长组成游戏组进行游戏。每次的游戏组成员都是不固定的。在这样的交往中,幼儿能学到不同的交往方式、游戏技能,取长补短。小队长的管理期限是一日时间,当任务完成之后,临时小组就随即解散。但由于每日的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小队长所承担的管理内容也比较多样化,这就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临时小组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有时候甚至会失败。但这并不可怕,因为群体组合的目的就是培养交往能力,应该看中的是磨合对培养交往能力的意义。有些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但对自己不在行的内容组织起来就有些手足无措了。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小队长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容应对。

(二)当“时段小助手”

所谓“时段小老师”,自然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对同伴进行帮助和管理的组长。他们所面向的不是一组幼儿,而是全班幼儿。他们重点是对同伴的行为习惯、生活技能等的督促和帮助,是伙伴们的好帮手、教师的好助手。1.领操小助手。我们会邀请有进步的幼儿到前面来示范领操,既是对于他们进步的肯定,又能给予其他幼儿榜样作用,鼓励他们也努力练习,争取也来当小助手。2.洗手小助手。邀请能坚持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幼儿督促同伴认真洗手,最后检查水龙头是否关闭,培养幼儿做事细致、有始有终的习惯。3.餐后小助手。在用餐环节,有部分幼儿先吃完饭了,笔者会邀请他们先开展各种活动,那就邀请先吃完的一名幼儿帮助教师管理开展游戏的幼儿。幼儿玩自带玩具时一旦发生争执,可以请他帮忙;分发图书时,可以请他协助;玩积木时,可以请他管理积木的拿放和使用情况;等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给予了幼儿更大自由的空间。“小助手”出现在任何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游戏、生活等规则的建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担当“小助手”时,当他们发现同伴不好的行为举止时,他们同样会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平时活动中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增加责任感和控制力。

(三)当“区域管理员”

幼儿园除了以小组为固定的群体模式外,还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空间位置就是“区域”了。室内外的区域丰富多样,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的选择。在游戏中有“小队长”负责管理,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管理员”。但“自然角”和“图书区”这两个特殊的区域可能每天都有幼儿进行游戏,因此,我把它们单独列出,邀请特殊的“管理员”进行有效管理。1.自然角管理员。每天要尽早来园对种植区、饲养区的植物、动物进行观察和管理。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并一起解决。还要提醒每组的值日生来园之后有选择地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平时,还要注意查询和积累关于花草、动物的知识以便介绍给其他幼儿。每天还要在晨间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工作,就像一个“自然专家”一样。担任过自然角管理员的幼儿都对自然角有一定的了解和好奇心。2.图书管理员。每当幼儿没有摆放整齐或者不小心弄坏了书,图书管理员会提醒和帮助他们把书放好并修好。当有些图书在图书区放置久了,他们还会及时把书还给主人,并请他们换一些新的图书来。每周还要选择一本他们认为好的书进行好书推荐。每次上任的新图书管理员还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拿手的故事。“区域管理员”的角色虽然只负责一个区域,但涵盖的内容很多,对幼儿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因此,笔者都会及时和现阶段承担此职责的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辅助幼儿做好各项工作。

二、各展其才,多面发展

(一)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总是在与物、事、人的相互作用中进行,最主要的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在不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真正参与到了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他们取长补短,各项能力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特别是社会性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我们班几个本来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他们在“当家”的过程中虽然一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同伴和老师的鼓励下也坚持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也能从容应对管理工作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加强了,从每周完成记事本记录、携带物品和其他一些临时任务等的情况来看,他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班级的主人,事事都争先、努力,为班级争得了各项荣誉。另外,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合作协调能力还比较差,在做“小当家”的过程中,他们受到了磨练。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和学到了友好相处的方式。

(二)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如果仅靠幼儿个人的努力,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如果是在一个好的学习团队中,所用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在各种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幼儿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的活动,并时常能得到小队长的帮助和支持,甚至他们仅从模仿小队长中都能获得不少进步。同时,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同伴之间的互补、互学也给予了幼儿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中班阶段的重要内容。但和小班不同的是,小班幼儿主要是跟随着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性的学习。到了中班,幼儿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思维活跃,但持续能力比较差,往往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和督促才能坚持下来。一味说教是不利于幼儿的自主管理的。“小助手”的出现就帮助幼儿实施了自我管理,今天我是管理员,明天你是管理员,人人都来做。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开展互相管理,而且促进了幼儿对自己日常行为进行反思,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邹叶丹 单位:常熟市石梅幼儿园

上一篇:中职生班级管理概述 下一篇:国有企业管理拓展综治工作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