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从一季度数据把脉经济形势

时间:2022-10-22 11:17:26

高善文:从一季度数据把脉经济形势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多次被评为中国最佳宏观策略分析师。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围绕经济和政策走向的争论再次热烈起来,和一年前的形势相比,让人有种恍然梦间的感觉。当时,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披露,市场普遍的争议是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是否能够实现V型反转。而今人们开始怀疑中国经济是否已经明显过热?是否需要加快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

经济并不过热

我个人认为目前经济并不存在过热问题,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加速的动量难以为继。

支持经济过热的观点认为,接近12%的经济增长率,无论同比指标还是环比指标,都处在历史上非常高的水平,并且确信应该明显高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水平。同时,从一般消费物价指数来看,物价有明显压力,今年总体趋势向上爬升,7月份可能会上升到4.2%,随后缓慢下降,年底回落到2.6%附近。

除此之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为显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快上升,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通货膨胀的讨论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3月份出现了70多个月以来比较严重的贸易逆差,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出现大幅上升。低端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沿海地区出现相当普遍的招工紧缺,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增速非常快。出于以上因素,围绕经济是否过热,是否需要加快经济政策的紧缩步伐和力度,就引起了非常广泛的注意。

目前经济并不存在过热问题,或者说并不明显。虽然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从环比意义上来看相当高,但是经济加速的动量难以为继。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长的动量会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尤其下半年在同比和环比上,经济动量会出现相当明显的收缩。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率会回落到9%或略高一些。

历史的证据

与历史上两轮经济过热对比,贸易盈余连续收缩、基础设施供应瓶颈、大范围连续和普遍的物价上升都没有出现。

判断当前经济并不过热,可以从经济史上找到相关的证据。从1992年至今的中国经济,至少经历过两轮非常明显的过热,分别是1992-1994年、2003-2004年。这两个期间,内外经济数据有一连串相互一致、非常显著的表现,并在4到6个季度的时间内有很强的可维持性。如贸易盈余出现连续收缩,甚至明显的贸易逆差,而且贸易赢余的相对规模和占GDP的比例都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上。目前尽管3月份出现罕见的贸易逆差,但从全年看,贸易盈余可能下降20-30%之间,贸易赢余绝对规模仍然处在历史上非常高的水平。

历史上的两轮经济过热还出现严重的基础设施供应瓶颈,如电力短缺导致普遍拉闸限电,港口吞吐量受约束导致排队装卸,铁路、公路、远洋运输紧张。2003-2004年的过热可以概括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而从今年一季度的宏观数据看,电力并不紧张,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无论从现在的水平还是从全年的趋势看,都处在非常正常的水平。从运输情况来看,远洋运输能力仍然过剩,港口吞吐能力也显著过剩。在铁路、公路领域也不存在普遍的运力紧张问题。

在物价领域,历史上经济过热时期,需求明显超过了总供应的能力或增长速度,出现了大范围连续和普遍的物价上升,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都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供应约束。目前这些领域,如钢铁、煤炭、化工,无论是基础化工还是精细化工,包括在建筑材料领域,都看不到产能利用率可以连续稳定的强硬提升。实际上,中国和全球的钢铁生产领域都存在相当明显的过剩。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煤炭领域。2009年以来,山西省对煤炭的供应进行大力度的整顿,市场担心煤炭供应紧张。去年煤炭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今年还会有一定的增加。不过,煤炭的大量进口与经济过热无关。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煤炭进口?在经济强劲恢复和对煤炭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国际煤炭供应过剩明显,一些国内煤炭供求方面的压力被转移到国际市场上。一方面煤炭进口数量扩张,一方面是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始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类似煤炭行业的状况可能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防止了通货膨胀、投资全面上升和经济全面过热。尽管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和环比增速比较高,但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看,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加速。无论是在消费领域还是在投资领域,都比我们的预期略低,比去年四季度的水平也有明显的下降。

研判政策趋势

财政政策退出,地方融资平台抓紧规范和清理肯定是重中之重。货币汇率调控维持正常节奏,不会出现非常激烈的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经济数据本身还会有这么强劲的表现?我们提出三种倾向性解释,不过这些因素都很难持续。首先,生产维持了较高增长,而消费需求没跟上。其次是由于存货非正常积累,但我们猜测从三季度开始,存货积累压力释放,生产会很快减速。另外,我们怀疑中国官方所公布的支出法数据,特别是关于投资方面的数据不那么可靠。

草根层面的调查显示,由于金融危机使一般制造业的需求始终处在非常弱的状态。今年经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前两年被压抑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恢复更多的与企业购并整合,企业降低成本、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等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在工程机械、重卡、数控机床领域看到非常惊人的增长。下半年这些需求会部分消失,经济恢复的动量也会减弱。

如何看待政策趋势?从政策趋势讲,财政政策退出,地方融资平台抓紧规范和清理肯定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货币汇率调控维持正常节奏,不会出现非常激烈的调整。在房地产领域,尽管最近一些调控措施正在紧密出台,不过,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不排除后续进一步出台调控措施的可能。

中国现在处在房地产泡沫的后期,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很有可能接近泡沫的末期,三四线城市处在泡沫中期的位置,再加上房地产政策的打压和由此产生的许多不确定性,对经济形势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李金明根据高善文在2010投资与理财年会上的演讲整理。

上一篇:战胜市场 还是战胜自我 下一篇:李稻葵:后危机时代中国如何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