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生产工艺研究

时间:2022-10-22 11:11:18

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生产工艺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的转炉、精炼、连铸、轧制等生产工艺,检验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产品的冶炼、轧制工艺合理,物理性能稳定,可实现批量生产。

关键词:冶炼;轧制;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TG146.2 1, TG156.2 文献标识码:A

集装箱是现代物流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国的地位。随着集装箱行业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旧集装箱的淘汰和技术进步,集装箱用钢的需求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预计年平均增长水平将维持在5%~8%左右,2010年消费集装箱用钢约在530万吨左右。据统计,目前国内年使用量在10万吨以上,主要从瑞典SSAB钢板公司进口。高强度耐候钢的发展方向是:(1)解决强度和成型性匹配不佳的问题。强度和成型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即强度提高,成型性下降。为实现两者良好的匹配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必须确定出合理的微观组织及获得该组织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参数。(2)开发更高强度级别(900-1000MPa)的超高强耐候钢。700MPa级是目前热轧态产品中的最高强度级别,更高强度级别钢需采用离线热处理(调质)方式生产。目前集装箱用户提出了900-1000MPa级热轧钢板的需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的冶炼、轧制生产工艺。成功开发了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

1 冶炼

1.1 铁水成分

铁水成分如表1所示。

本次生产要求入炉铁水S含量控制较低(0.003%以下),S总体控制较好。

1.2 转炉生产

采用低碳锰铁、硅铁、低碳铬铁、铌铁合金化,铌铁加入量140kg/炉,铝锰钛加入量270~350kg/炉。

转炉控制方面Si含量偏高,直接导致精炼终点成分Si超标。在放钢加入合金后温降较大,放钢平台测温仅为1581℃。第二炉合金和温度控制较好,但出钢P含量偏高,导致终点P超标。

1.3 LF精炼

本次试制由于铁水S的控制较好,都在0.006%以下,转炉控制也比较理想,回硫分别是0.007%、0.006%,精炼S都控制在了0.002%,对于C、Mn、Nb、Cr的控制还可以。

精炼炉到位后氧含量较低,同时温度偏低,造成精炼炉提温困难,直接造成软吹时间不足,主要原因是钢包温降快,不符合要求。而且本钢种合金加入量大,本炉钛铁加入量1.2t,温降16℃, 结果钛含量配到了0.16%,收得率为62%,高出了上限,精炼采用了大氩气搅拌降低钛含量0.02%。此外由于本钢种合金加入量大,特别是钛含量高,造成回硅现象明显,加入钛铁后回硅0.08%,因硅含量高,喂线有硅钙线改喂入钙铁线,但是还是造成回硅0.04%。从炉渣成分也可看出渣中硅成分变化较大,碱度很高。

1.4 连铸

连铸控制情况如表4所示。

连铸使用西保集装箱保护渣,批号:113530,液渣层10~14mm,渣条较少,但渣条较厚,由于关闭塞棒氩气,渣面较死,消耗量0.59~0.66kg/t,铸坯振痕清晰、均匀,表面质量较好。连铸冷却采用弱冷,比水量0.74l/kg,铸坯出扇形段宽面温度808~812℃,窄面温度710~714℃。

2 轧制

粗轧终轧温度为1120℃,由于采用五道次除鳞水全部打开的冷却方式,所有温度降低快,进精轧的温度在1050℃左右,使得温降合理。精轧终轧温度为890℃,卷取温度610℃。

本次轧制很好地控制了入口精轧温度,指标达到了控制要求。轧制的轧制力基本在初期计算的范围内,控制较好,压下率分配合适。

3 力学性能

本次试制力学性能控制良好,产品的屈服强度在810-840MPa之间,抗拉在900MPa以上,延伸率合格;冷弯试验未见裂纹。

结语

冶炼生产工艺硫含量控制较好,转炉配硅不仅考虑铁水硅含量,还应考虑出钢口的挡渣情况,转炉对磷的控制,应尽量低,连铸冷却控制较好,铸坯出扇形段温度也合适。通过合理制定轧制工艺,产品经检验性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陆匠心.700 MPa级高强度微合金钢生产技术研究[D].2004.

[2] 王晓香.管线钢焊接常用的几种碳当量公式[J].焊管,2004,27(2):71-73.

[3] 陈庆军,康永林等.Nb、Ti对高强度耐候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殊钢,2005,26(1):30-33.

[4] 雍岐龙.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超长结构裂缝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下一篇:箱型柱制作工艺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