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装置在石化生产中的可行性

时间:2022-10-22 11:01:22

防静电装置在石化生产中的可行性

作者:李佳荣 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

“静电”一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静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人所共知的。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等。然而静电对某些企业生产的危害,并不是人所共知的。随着石油和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由于静电所带来的火灾隐患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的威胁也日益显露出来。同时,在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中,由于静电所引起的火灾事故也是屡有发生的。因此,合理采用防静电措施并加强对防静电装置的测试,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监督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同时,加强防静电装置的测试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静电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危害以及防静电装置的测试在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详细阐明一下防静电装置测试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从静电的产生机理来分析静电给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静电的产生是由物质的内部特性和外部作用条件两个方面的因索所决定的。所谓物质的内部特性就是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的,同时又由于不同物质使核外电子脱离原来的物体表面所需要的功(在物理学上称为逸出功或脱出功)有所不同,因此,当他们相互接触时,在其表面上就会产生电子的转移。逸出功小的物质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逸出功大的物质增加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不同物质逸出功的不同使得静电的产生成为可能。那么,静电产生的外部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摩擦起电,当两种不同的物质在紧密接触并迅速分离时,由于相互作用,使得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使物体带有电性;②附着带电,当某种极性离子或自由电子附着在与大地绝缘的物体上,也能使该物体的表面出现静电荷;③感应带电,带电的物体还能使附近与它并不相连接的另一导体表面的不同部分出现极性相反的静电荷;④极化带电,某些物质,在静电场内,还能够使其内部或表面的分子产生极化而出现静电荷。从上述一系列分析中使我们联想到石油及其产品在管道里流动时,由于它们与管壁进行摩擦进而产生静电荷。同样,当运输石油及其产品(特别是液体)时,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使得它们与罐体碰撞也容易产生静电荷。另外,在加油站,给车辆往油箱中加油时,在其输油管内也易产生静电荷。当然,在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产生静电的因素。所以,在上述几种情况下,对于静电荷如不及时泄漏,当其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产生火花放电而引起火灾,所以,为了避免由于静电放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国家标准GB12158一卯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和GB13348一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中对于各种情况下的防静电措施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切实加强防静电措施的完善工作。以防止静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般地说,单有防静电装置是不够的,这是由于防静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或者人为的因素,使得有些防静电装置不能真正起到防静电的作用,相当于形同虚设,所以,对防静电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测,以发挥防静电装置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JF(黑)2一%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中明确指出,防静电装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接地电阻和接触电阻,对于接地电阻来讲,就是为了保证静电荷能够顺利地导人地下;对于接触电阻而言,由于较长的输油管道是由一段一段的输油管采用法兰连接起来的,按照国标GB13348一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的要求,输油管道的两端和每隔Zoom一300m处应有一处接地,而单根输油管不可能有2田m一灰刃m长,所以必须用法兰进行连接。因此,为了防止静电荷在法兰连接处积聚,JJF(黑)2一%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程要求法兰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要小于o.03n,这样才能保证静电荷顺利通过法兰接触处,到达接地装置。通常来讲,测试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时,一般采用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即可,而测量接触电阻则要采用单双臂两用直流电桥进行。检测防静电装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测量接地电阻时,应将仪器放置在危险爆炸场所以外的地方;②检测加油站的防静电装置时,不应在油罐进油时和车辆加油时进行,待进油或者加油后一定时间以后再进行检测工作;③测试接触电阻时,选择的测试点应保证接触良好;④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电阻时,当测试仪检流计的灵敏度过高时,可将其电位深针插人土中浅一些,当灵敏度不高时,可将电流探针和电位探针处注人一些水,使其湿润;⑤检测人员进人危险爆炸场所时,也应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测试前应设法消除自身所带的静电荷,如手握接地体片刻,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防静电装置的测试工作,应该引起石油和化工企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检测工作,以防止静电火灾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充分发挥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监督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上一篇:防静电无尘服设计与生产 下一篇:过氯酸铵产品的防静电性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