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2 09:26:38

摘要: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配合参附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疗效。方法 全部入选该病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配合参附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0%(95%CI=78.14%~96.86%),对照组总有效率67.91%(95% CI=60.22%~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者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肺心病;疗效观察

在我国肺心病较常见,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着正相关性,严重的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其病因主要是由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血管病变及其他肺胸疾病等引起的心脏病。其病理因素示患者因长期处于低血氧环境,造成红细胞继发性增多,顺应性降低,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管内皮受损,暴露胶原组织,血小板的附着及积聚受到刺激,继而凝血反应链被激活,血液凝固性及黏滞性增高,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诱发右心室扩大、肥厚,最后导致右心衰竭[1]。在治疗上,纠正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对缓解此类患者的症状及其改善心功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院应用丹红注射液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50例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3~82(68.2±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专业会议(1998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采用数字表区组随机化分组,治疗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65.3±5.4)岁;平均病程13.6年;其中心功能4级8例,3级11例,2级6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7.3±5.4)岁;平均病程14.3年;其中心功能4级6例,3级15例,2级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化痰、解痉平喘,合并感染时采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心衰患者控制和纠正心衰,同时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

1.4统计学处理 x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0%(95%CI=78.14%~96.86%),对照组总有效率67.91%(95% CI=60.22%~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及PaO2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中医学中,肺心病归属于肺胀,痰饮血瘀,喘证等范畴。其病机本质属本虚标实,心,脾,肾三脏亏虚乃其致病之根源。虚衰会造成气血津液运行失调:脾失建运则水湿内停,酿湿而成痰;肾虚难治水,而形成水肿;气虚则运血疲乏;阳虚鼓动无力;综上则为肺心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治疗予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两种中药按照科学的配方从中提取的复合制剂[2],其中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效。参附注射液主要为人参、附子组成,两者具有温补心肾阳气、利水活血之功。两种联合用药,完全符合上述中医治疗之法。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在丹红注射液中富含的丹参酮I、丹参酮ⅡA、红花黄色素、隐丹参酮、红花素等成分,在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上有明显作用,不仅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3],而且在此基础上促使肺动脉高压降低,从而减低右心后负荷,提高右心功能,并加强肺部循环灌注,在改善缺血、缺氧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4];在参附注射液中人参能促进心肌的兴奋,改善病变心脏功能,减轻实验动物心肌的损害,同时还增强机体免疫,抗炎作用。附子则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5]。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疗法在治疗肺心病,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在心功能不全上可明显升高PaO2、降低PaCO2水平,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Murray JF,Nadel JA.Tex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M].3rd 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0

[2]张明辉,刘兰梅,马仁强,等.丹红注射液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35-338.

[3]陈丽娜,朱晓新.丹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0:630-640.

[4]管高峰,华先平,王琳,等.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4):304-306.

[5]孙娥.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0):964-965.

上一篇:手术患者的安全与需要 下一篇:高龄孕产妇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