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有座“小媳妇”山

时间:2022-10-22 09:19:22

沿着哈巴河县城北上40公里,有一座山叫开林切克,在哈萨克语里是“小媳妇”的意思。那里长满了红松,红松下是遍野的山花,如今成了萨尔塔木乡的春秋牧场。

传说从前,开林切克是个无名山。山里沟壑纵横,林木茂密;山下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几户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白天,男的都出门牧羊了,女的就留在家做饭看小孩儿。

一天,一家的小媳妇出门到对面的山坡上拾柴做饭,突然一只哈熊从松林里蹿了出来,张开血盆大口朝小媳妇猛扑过来。“救命啊!救命啊!”小媳妇边喊边往自家的毡房方向跑,哈熊跟在后面穷追不舍。这时,毡房里传出了“哇哇”的婴儿啼哭声。小媳妇只得掉转身,朝远处的山坡跑去。

小媳妇早有所闻,山里时常有哈熊出没,不仅吃羊、吃牛,还把别人家的小孩叼走过。小媳妇听丈夫说过,哈熊的前腿短后腿长,上坡容易下坡难。她急中生智,奋力往高处跑。等哈熊快追上自己时,再顺着陡坡下滑,很快又与哈熊拉开了距离。就这样,她反复地呈“之”字形往离毡房更远的地方跑。当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时,脚下一根红松枝把她绊了一跤。她爬起来还没来得及再往下坡跑时,哈熊就跟了上来。

哈熊吃人不是一口下去就把人咬死,而是先用熊掌把人拍晕。硕大的熊掌拍在小媳妇的脸上,脸立刻被揭下了一层皮,但她仍然拼命地呼唤,尽力想把孩子还扔在家的信号传达给在山里放羊的丈夫和其他牧民。因为气喘吁吁,喊声微弱,没有引起山里牧人的注意。“啪、啪、啪”哈熊又是几掌下去,小媳妇便奄奄一息了。哈熊也不是把它的“战利品”就地享用,而是作为一种“储备粮”,等到急需时吃。哈熊围着小媳妇绕了一圈后,悠然自得地朝山下走去,去寻找新的捕食目标。

黄昏时分,哈熊还没有回来。牧归的丈夫途经此地,发现了倒在血泊中的妻子。他将妻子揽在怀里,失声痛哭。他想到了是哈熊所为,愤怒的火焰在心头燃烧。他高声呼唤着小媳妇,滚烫的泪水簌簌而下,滴在妻子冰冷的脸上,似一粒粒救生的圣水。小媳妇慢慢地睁开双眼,嘴里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孩子……孩子……还在……毡房里……”话音刚落,她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悲痛欲绝的丈夫,原地放下小媳妇,策马扬鞭朝山下的毡房疾驰而去。快接近毡房时,他发现了一个晃动的黑影发出两道绿光,定睛一瞧,正是一只哈熊。他使尽浑身力气吹了3声口哨,挥鞭向哈熊冲去。不多时,几个听见哨音的牧民,举着火把纷纷赶到。他们手持牧鞭,把哈熊围在中间,鞭打马踏。狡猾的哈熊东蹿西跳,但始终无法逃脱他们的包围,顷刻之间惨死在马蹄之下。

丈夫骑马赶到毡房,进门一看,小孩儿睡得正香。他和其他牧民将哈熊的皮剥下,返回山上,给小媳妇当作被褥,含泪把她掩埋在那座山上。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舍身救子的小媳妇,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开林切克。

上一篇:喀什噶尔的老茶馆 下一篇:新疆焉耆回族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