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2 08:05:55

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交流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再把“听”到的加以“思考”和“理解”,从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通过数学交流,使得学生能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自我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

一、 营造和谐的“交流场”,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只有亲密,融合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对课堂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展现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现自我,是数学交流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的前提。

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进而师生间和生生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教师就不是教学中的施压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去探索、体验的合作者,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才能实现。

因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对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偏差,不横加指责,要耐心引导。例如,一个学生在回答:“800÷2”时,一时紧张,说出了“4”这个答案,班级里顿时一阵哄笑。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羞得满脸通红。我示意他坐下,笑着对大家说:“这个同学想考一考大家,他还没把答案说完呢,谁能接下去说?”这时大家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4个百”,有的说“40个十”,气氛一下子轻松融洽起来。在这样宽松融洽的气氛下,不仅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数学交流的积极性。

二、 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场”,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规范的数学语言是奠定长期交流的基础,因此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分段 “说数学”的练习。

1. 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交流方式。

在教材都精心地编制了很多与新知识相关的图画,每一节课,尽量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如在一年级上学期中,学会说:教室里有8张椅子,操场上有5位老师,小胖买了2个气球,我的左手有5个手指……等等,促使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意思,培养说规范、完整的语言。

2. 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让学生掌握有条理的交流方式。

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交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些操作的过程,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等。如在二年级上学期乘法口诀的教学中,()里最大能填几?4×()=36 小括号里填几?你是怎样想的?要求学生回答:“我是这样想的,因为4×9=36,所以小括号里最大填9”。让学生能够用比较完整的、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加强交流语言的培养。

3. 学会说合乎逻辑的话,让学生掌握有根有据地进行思维的交流方式。

要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训练学生学会说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话进行的。如:在教学“红花有18朵,黄花有5束,每束6朵。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开始思考 “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要把红花的朵数加上黄花的朵数,红花的朵数已经知道了,所以要先求黄花的朵数,要用每束的朵数乘5束。” 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再根据求出的问题和什么条件可以求出最后的问题等等,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来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清晰的、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

三、 设计有效的“问题场”――提升数学交流的思维价值

要激发学生参与交流,更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把握出示问题的时机与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1. 问得有趣。教师要选择和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问题,让学生置身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交流活动。如教学《平均数》一课,在巩固与提高这里,我这样设计问题:“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4米,那么身高1.6米的小胖去游泳池有危险吗?说出你的想法。”这个问题既有趣又符合实际生活,极大提高了学生交流的兴趣。

2. 问得深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所提问题的难度呈逐步上升趋势,能引导学生向深层发展,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用各自的方法记录身边存在的一些数据信息:(1) 足球比赛,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3个球。(2) 学校四年级共转进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2名同学。学生的记录方法五花八门,于是我首先设计了第一个问题交流记录方法:“对于这样的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说好,好在哪里?” 在充分交流之后,我马上话锋一转:“同学们,你用的符号,你明白;他用的符号,他明白;我用的符号,我明白。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是帮助我们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怎样才能让我们大家都明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即投进交流中,并迅速达成共鸣,有必要找到一种统一的方式支撑我们数学交流。

3. 问得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如“谁听清楚他的想法了,能不能再说一遍?”)、反驳(如“对他的说法,你有什么补充吗?”)、补充(如“说得很好,还有吗?”)追问(“对于他的见解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听了他的观点,你是怎么认为的?”)等形式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其实也有利于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 问后调整。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反应,对预先设置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反应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学生对你的提问,一片茫然,说明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上,要么太大,要么表述不到位,教师就要恰当地补充一些小的问题进行过渡。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问题,不假思索举出了小手,说明问题太简单了,也要迅速进行调整,增加问题的难度。一句话,就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准备充分,又要注意随机应变,不能一成不变。

总之,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但是数学交流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加以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数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交流”而不是“独白”、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张扬个性、焕发生命的平台,成为师生心灵互动、共同成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黄建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卢爱云:表达与倾听 《小学数学教育》2006.6

[3]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周 泯 上海梅山公司第一小学 210039)

上一篇:让学生体验学中有乐 下一篇:让诚实和信任并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