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挡看不见的拳头

时间:2022-10-22 04:00:37

〔摘要〕网络欺负是一种新形式的欺负行为,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设备,有意且重复性地发送信息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与传统欺负行为相比,网络欺负具有超时空性、强传播性和高隐匿性的特点。青少年是网络欺负的高危人群,应从青少年自身、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负;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1-0010-03

一、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现状

近年来,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欺负行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欺负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设备,有意且重复性地发送信息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网络欺负行为与现实欺负行为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

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将网络欺负划分为:传送文本信息;手机拍摄并传播照片、视频;手机通话;聊天室聊天;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留言等。《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4.85亿,10~19岁网民占总网民数的26%。《2010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运用状况调査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77.2%。

英国儿童之家(NCH)于2005年对英国770名11~19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20%的儿童遭受过网络欺负,11%的儿童承认自己曾经发送信息侮辱或威胁过他人。Noret和Rivers对英国11227名11~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约有7%的学生报告自己收到过侮辱或威胁性的邮件或手机短信。在加拿大,Li调查了264名初中生,其中25%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17%的初中生通过网络欺负过别人。Campbell对澳大利亚的12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4%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的对象,11%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实施过网络欺负。Ybarra和Mitchell指出,在美国1501名10~17岁经常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2%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负,4%的青少年经常遭受网络欺负,3%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受害者,也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在我国,宋娴对上海市三所高中进行了调查,其中17.7%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受害者。刘丽琼等人对海口市5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40.2%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27.5%的学生实施过网络欺负。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青少年既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也是网络欺负的高危人群。

二、网络欺负的特点与危害

与传统的欺负方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相比,网络欺负具有独特的特征:一是网络欺负具有超时空性。与传统欺负方式相比,网络欺负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侮辱或威胁性的短信、邮件或拨打电话,而被欺负者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无法幸免。二是网络欺负具有强传播性。网络欺负可以通过媒介广泛传播侮辱或威胁性的文字、照片或视频,许多网民出于不同的动机将这些信息转发,最终对受害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三是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网络欺负无需面对面进行,大部分欺负者会通过虚假的网络身份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和威胁。调查显示,有40.9%的青少年称不知道是谁欺负了自己,这就为监控带来极大的困难。

大量证据表明,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极大。网络欺负受害者多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恐慌、孤独绝望、缺乏安全感等,而且自尊心较低,出现较多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进行心理调节,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网络欺负者通常人际关系较差,自尊心较低,存在药物滥用和酗酒问题,学业成绩较差,通过欺负他人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Law等人指出,很多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也是受害者。这些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欺负,不敢直接对抗,于是间接地采用网络欺负的形式进行反击,寻求心理补偿。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和调节,网络欺负可能使现实生活中的欺负问题愈演愈烈。

三、网络欺负的测量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是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法进行施测,配合访谈法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国外比较常用的问卷包括:《网络欺负评定问卷》(The Cyberbullying Inventory,CBI)、《聊天欺负与聊天欺负受害者量表》(Chat Bully and Chat Victim scales,CBCVS)、《柏林网络欺负者与受害者量表》(The Berlin Cyberbullying-Cybervictimisation Questionnaire,BCCQ)。在国内,宋娴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应用较为广泛;赵峰和高文斌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习惯编制了《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适当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Hinduja和Patchin指出,网络欺负受害者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突然停止使用网络,当接到短信或电子邮件后会焦虑不安,使用网络之后会生气或难过,上学前或放学后常常紧张不安,对于自己在网上干什么闭口不谈,与朋友和家长变得明显疏远。而实施网络欺负者通常表现为:当有人经过时会快速关闭或转换网页,晚上长时间上网,如果不能上网会异常烦躁,上网时会夸张地大笑,绝口不提自己上网都干些什么,上网时通常使用多个账号。这几种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如果能够结合使用,测查结果会更加准确。

四、网络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

以往研究发现,在实施网络欺负行为时男孩多采用身体攻击,而女孩多采取关系攻击,网络欺负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还存在争论。Li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9年级学生中被欺负者无性别差异,但是欺负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二倍。Smith发现,11~16岁的青少年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电话和短信欺负。但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如Ybarra等人通过电话调查发现,网络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刘丽琼等人指出,在网络环境中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之所以存在争论,可能是因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能都更加偏爱网络欺负这种方式,因为女孩偏爱间接欺负的攻击形式,且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符合她们的选择意向;而男孩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更敏感和熟练,具备网络欺负的基本要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频繁地使用网络攻击他人。研究发现,11~13岁的儿童多通过发送短信或邮件、聊天室聊天等方式攻击他人,13岁以上的儿童多通过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空间上留言来攻击他人。高中生比初中生有更多的网络欺负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大的儿童,能更熟练地使用电子科技产品,并且有更多的上网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外实施网络欺负的学生人数多于在校内实施网络欺负的人数。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管理较为严格,有效减少了在校期间的网络欺负行为。放学或放假后,由于被欺负对象不在眼前而且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欺负者就利用电脑或电话等工具对他人进行侮辱或威胁。

五、网络欺负的干预手段

愈演愈烈的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新的威胁,反网络欺负(anti?cyberbullying)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网络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家庭、学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地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的法律、道德和自我保护意识

从网络欺负者角度来看,这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对网络欺负的本质认识不清,很少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严重甚至惨痛的后果。有的学生虽然不是网络欺负的发起者,却是参与者,他们抱着好奇或者幸灾乐祸的心态,将一些侮辱或威胁性的内容转发给其他人,加剧了被欺负者的痛苦。对于这部分学生,首先,应帮助他们提高法律与道德意识,提高其网络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欺负虽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不矫正这种态度与行为,极有可能演变为违法之举。其次,在信息之前需谨慎思考是否触犯法律或伤害他人,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提高个人素养。终止网络欺负行为的根本在于每个人都不参与欺负活动。

从网络欺负受害者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发现,超过20%的网络欺负受害者不告诉任何人,即便向他人求助,求助对象也多以同龄人为主,向教师求助的学生不足5%,致使网络欺负行为难以得到校方重视。Bolman等人指出,面对网络欺负,青少年主要采用两种解决策略,即以情绪为中心的解决策略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解决策略。采取以情绪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感到紧张、焦虑、愤怒,为摆脱这样的情绪,他们要么掩饰自己被欺负的事实,刻意忽略此事;要么通过同样方式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采取以问题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采用一些社会应对方式(如告诉别人我面临的问题以寻求帮助)和认知应对方式(如何制止网络欺负行为)来解决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如有必要可以保存受到网络欺负的证据。其次,在遭到网络欺负时辨清信息,删除低俗内容,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避免无礼地对待他人。最后,积极向家长、教师、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不能做“沉默的羔羊”。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家庭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发挥教育作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家长应站在打击网络欺负的前线。

首先,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关怀,多了解他们的校园生活及交友情况,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敢于和家长讲实话,变强制性教育为引导性教育。其次,家长应了解子女的上网习惯和上网动态,加强网络安全性教育,让孩子享受网络便利性的同时明了网络的风险性。

(三)发挥学校的中流砥柱作用

学校教师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在正确认识网络欺负问题上起鲜明的导向作用;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地进行宣传和预防;第三,能够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现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第四,能够针对在校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第五,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网络欺负,学校首先需要做好防范工作。在校园欺负得到遏制的同时,许多学生在网上肆意进行攻击报复,发泄心中的不满。有的教师过于依赖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生的网络欺负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学生刻意掩饰,就会给调查造成盲点。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细心留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举止的变化,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防微杜渐,将网络欺负扼杀在萌芽中。其次,作好应对网络欺负事件的准备。制订应对计划,建立专门的干预小组,对相关教师进行严格培训,形成层次清晰、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再次,在网络欺负发生后,心理辅导教师要全面考虑卷入网络欺负中的学生的心理感受。欺负者、被欺负者及旁观者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或重叠,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理顺其中的关系,制定出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最后,完善反馈机制,对相关的网络欺负事件进行追踪,开展阶段性回顾和评价,总结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Patchin J W,Hinduja S.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 yard: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J].Youth Violence Juvenile Justice,2006,4(2):148-169.

[2]Noret N,Rivers I.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 text message or email:Results of a four year study[C].Poster presented at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Cardiff,2006,April.

[3]Campbell M A.Cyber bullying: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J]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2005,15,68-76.

[4]Ybarra M L,Mitchell K J.Online aggressor/targets,aggressors,and targets: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4,45,1308-1316.

[5]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三所高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刘丽琼,肖峰,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42-944.

[5]Slonje R,Smith P K.Cyberbullying:Another main type of bullying?[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9,147-154.

[6]Patchin J D,Hinduja S.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80(12):614-621.

[7]赵峰,高文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6):439-444.

[8]V?llink T,Bolman C,Dehue F,Jacobs N.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Differences between victims,bully-victims and children not involved in bullying[J].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3,23:7-24.

[9]Sticca F,Ruggieri S,Alsaker F,Perren S.Longitudinal risk factors for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3,23:52-6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上一篇:教师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下一篇:班级标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