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攻关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2 03:16:30

论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攻关中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2007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的防治情况,指出植保技术在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中发挥的作用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其发挥的效益,用事实说明了植保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植保技术;小麦高产攻关;作用;安徽蒙城

植物保护工作包括病虫测报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是庄稼丰收的保障;是夺取小麦高产、生产无公害产品的关键性措施。离开植物保护工作,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1]。小麦高产攻关承担着省政府粮丰工程及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任务,对于提高农民 科学 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

4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植保措施

在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一是苗期。主要是地下害虫和草害。对于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在播种前用小麦专用拌种剂拌种,使用量按种子的0.20%~0.25%拌种,同时还可兼治小麦苗期病害。化学除草技术主要是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75%巨星15.0~22.5 g/hm2或20%使它隆600~7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10%骠灵乳油750 ml/hm2或6.9%骠马7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以上药剂各任选一种混配使用,或用异丙隆2.25 kg/hm2对水600 kg喷雾。用药时喷洒要均匀,一般在麦苗2叶1心,最迟在3叶,杂草在1~2叶时喷雾防治效果最佳,若年后使用,一定要在拔节前使用且用药量要增加50%。二是春季管理阶段。主要以纹枯病、麦蜘蛛为防控对象。当纹枯病病株率10%~15%时,用5%井冈霉素3.0~(下转第231页)

(上接第229页)

4.5 l/hm2或20%三唑酮750 g/hm2对水600 kg喷雾。麦蜘蛛则以每1/3单行有麦蜘蛛200头以上即用药防治,可用6.7%爱诺螨清3 l/hm2,对水600 kg喷雾;或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喷雾。三是中后期管理阶段。小麦进入中后期管理阶段,病虫害防治是关键,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小麦穗蚜、吸浆虫等,通过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可以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增效增收的目的。白粉病、锈病主要发生在4—5月,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赤霉病于小麦盛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加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预防,若穗期多雨,应在首次用药后5~7 d再喷1次。蚜虫量达500头/百穗以上时,用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吸浆虫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每样方有虫5头以上,用50%辛硫磷3.75 l/hm2对水30 kg,拌细土450 kg撒毒土进行蛹期防治,或用80%敌敌畏乳油75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进行成虫期防治[4]。

5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在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发挥的效益

蒙城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工作在 总结 历年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利用预警区域站配备的机动喷雾器,扩大机防队的数量,受到农民的好评。全县选择10个行政村成立30个机防队,县植保站派技术人员到各机防队负责病虫调查和防治技术指导,适时开展病虫防治,全县防控面积在1万hm2以上。特别是2007年小麦后期病虫的统防统治工作取得新突破,依托项目的推动作用,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 333.33 hm2。县植保站在岳坊镇小麦高产示范片进行统防统治试点,实行“四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培训技术、统一药械,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穗期蚜虫偏重发生的情况下,没有造成蚜虫危害,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县政府的肯定和表扬。经实地测产,统防田块小麦平均产量7 785 kg/hm2,比非统防田块增产15%以上,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30%。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实现了既定目标。

6 参考 文献

[1] 马玉霞,毛建忠.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村 科技文化环境对其采用无公害植保技术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80-82.

[2] 张毅,徐进.植保技术在西安市小麦高产中的应用[j].

上一篇:对我县营林绿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丘陵山区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