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时间:2022-10-22 03:06:10

茄子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1育苗时机

保证茄子高产以及制种的质量首先要选择良好的育苗时机。茄子育苗最好选择南北朝向、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温度回升快的地块[1]。地块最好选择未种植过蔬果且富含有机物的稻田、池塘泥土,以避

免土壤中存在致病菌。如果是种植过蔬果的苗床应当在茄子种植前首先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采用70%苯来特4g稀释后喷晒到1m3的苗床,然后经充分消毒并挥发后再进行播种。采用猪粪渣、陈煤灰、塘

泥、枯饼、人粪尿等,堆沤制作培养土[2]。在播种前,应当向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进行育苗,使用温汤浸种增加茄种皮的透气透水性,促进其发芽。播种密度为900g/hm2(按未浸种前重量测算)。待茄种

发芽后保持夜间温度在14℃,白天温度保持在25℃为宜,温度过低不利于茄种根系发育。

2定植

定植是指将拱棚中的茄子植株移植到制种地中,主要目的在于为茄子今后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更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定植是茄子正处于秧苗阶段,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更利于其进行光

合作用。定植是茄子正处于秧苗阶段,因此定植不宜过深,一般在茄子子叶下,保证三叶一心即可。定植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帮助秧苗尽快适应环境,促进根系生长。我县种植的茄子属于晚熟品种,定

植密度为60cm×35cm。

3日常管理

3.1肥水灌溉

我县茄子种植中的肥水灌溉主要包括人畜粪水、饼肥以及化学肥。底肥使用人畜粪水,施用比例为75t/hm2;饼肥施用比例为1500kg/hm2;磷钾复合肥施用比例1500kg/hm2。在定植后至开花前使用经10倍

稀释的人畜粪水或是磷钾复合肥追肥两次;开花后至第一批果实生长之间一般不追肥;当茄子生长接近成熟时一般每周进行追肥,此时使用300kg/hm2比例的尿素进行追肥。在追肥的同时保证水分的充足

供给,在雨水过多的季节注意排水。一般在灌水后再进行施肥。

3.2授粉技术

授粉技术是茄子高产与制种的关键步骤。茄子最佳授粉部位在第2-4层花,一般每株授粉8朵花,坐果5-8个[3]。

3.2.1花粉采集

父本花粉:待茄子花蕾生长成熟后,花粉自行散出,选择未降雨的清晨使用电动采粉器采集花粉。或者直接采摘花朵,平铺在干燥的纸上风干约4h,然后使用筛子将花粉晒出。母本花蕾:在茄子开花当

日或前一日用镊子去除雄蕊,注意不要误伤子房。

3.2.2授粉

花朵开放后既可以进行授粉。使用授粉棒蘸取花粉均匀涂于柱头上,保证柱头上有足够花粉即可。同时做好授粉花朵的标记。

3.2.3其他措施

为保证授粉的有效性,通常可进行多次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对于没有授粉标记的花朵应当及时摘除,保证茄种的杂交性。

3.3防止茄子落花

一般来说,当茄子开花期间的日常气温低于20℃时,授粉的成功率会大大下降。当日常气温低于15℃时,茄子容易出现落花。因此在授粉后,应当使用预防性地使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壁发展成为果实。

当出现气温过低的情况时,在夜晚使用人工灯光照射增温,如果在室内进行的种植还可用温度调节装置,适当提高温度,保持在28℃左右为宜。

3.4病虫害防治

茄子生长期间最常见的病害为绵疫病、黄萎病和猝倒病,虫害为螨虫、红蜘蛛等。茄子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日常管理中保证通风,防止积水,必要时采用黄萎绝、杀菌状等药物进行病害

防治,使用乐果等进行虫害防治。

4采摘时机

对于制种的茄子要留到老熟以后再进行采摘,采摘后风干几日,使种子与果肉分离。然后取出种子,洗净晾干。晾干应选择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后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贮存。杂交种植是茄子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的核心思路,也是其较低制种成本和简单管理方式的重要保证。其中授粉是其中的关键步骤,提高亲本的采集处理规范,提高授粉成功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高产以

及茄种质量。目前当地的茄子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经济效益较高,今后当地应当进一步总结茄种高产栽培与制种的关键技术,同时积极探讨更加适宜当地农业条件的新型种植方法,促进茄种高产与茄

种重量。

上一篇:个人客户电子银行管理分析 下一篇:企业绩效管理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