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时间:2022-10-22 02:45:07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叶婉娜

读完了李镇西所撰写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一书后,我还爱不释手地再三翻阅,细嚼书中感人手记。不但被它里面真实记录的教育故事所感动,更引起我很大的共鸣。"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的确,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工作中我们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一群尚未能展翅高飞的雏鹰,我们该如何引领他们翱翔于万里碧空呢?我认为不可缺少的是爱心和童心,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首文秘站:要条件,也是我们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支柱!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的手记,尽管已有许多专家对于素质教育提出了不少精辟深刻、令人折服的见解。而李镇西在书里所提出的对素质教育的独特理解,让身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我感到特别的受用。他说"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多么深刻、精确而又具体的阐述啊!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戴着如此一顶宽大的帽子,工作实践中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的达到"以人为本"呢?还真有点茫然。然而读了书中的教育小故事后,我真正的学会了站在"人"的高度看教育,以"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工作中对待任何一个学生都要有爱心,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对待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把学生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关系,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

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学老师善于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个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铭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伟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伟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教育是一门深刻的课程,有着渊博的学问,身为教育大家庭中一员的我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学习专家们的理论,联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上一篇:幼儿园圣诞节策划方案 下一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德育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