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办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时间:2022-10-22 02:34:21

县农办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面对“三农”工作严峻形势和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突出“三农”工作“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主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回顾

(一)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政策综合协调不断加强。围绕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政策调研。完成调研课题报告4个,其中1篇发表在《新农村》,1篇发表在《新农村》,1篇发表在《调研》,1篇发表在《新闻》。在去年制定出的6个新农村建设政策意见基础上,制订了《关于扶持低收入农户开展来料加工的若干意见》,并对“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和下山脱贫扶持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部门综合协调不断加强。“三农”工作综合协调部门的作用发挥进一步突出,与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各项综合性目标任务得到扎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充分,新农村建设合力共建氛围不断形成。

(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顺利

一是农村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深入实施。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把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和品牌工作来抓,列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列为县对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内容之一。相继组织召开了全县“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工作会议、汇报会、推进会等各类会议。多次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还进一步强化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职能,抽调4名县管后备干部,专门单独设立办公地点,具体负责指导全县各地开展工作。帮扶范围不断扩大。认真总结“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实施经验,重新发证确认15000户低收入农户作为第二轮帮扶对象。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建成了网络动态管理平,实行“一户一表”式网上动态管理;拟制定出低收入农户发展来料加工扶持政策,完善“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有关政策。帮扶方式不断创新。农业合作组织、来料加工、转移就业、农业科技等四类帮扶平进一步得到整合、提升。重点拓展了来料加工业务。组织全县首批100多位来料加工经纪人在义乌开展了来料加工业务培训,召开了义乌--来料加工对接会,并在义乌建立了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站;积极开展了“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园”建设,已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推进了项目前期一些基础性建设,被批准成为“省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结对帮扶深入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共争取到省、市帮扶资金600.329万元(省级494.579万元;市级105.75万元,其中6万为苗木款),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结对乡镇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发展。如:省国土资源厅今年与上张乡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已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8万元,为该乡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县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工作正在深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得到了吕祖善省长、茅临生副省长的批示肯定,《扶贫工作简报》专门向全省推广了的做法。下山移民稳步推进。继续围绕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县下山脱贫扶持办法》,结合产业扶贫、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加快下山脱贫步伐,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明显。今年全县下山移民585户2059人,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年度考核任务。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重点围绕村庄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处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五项标准,“十百”工程项目化推进力度明显加大。通过早计划早部署、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在28个整治村开展驻村蹲点、与整治村签订责任书、有目的地在整治村和生活污水处理村派驻农村指导员、加大督查指导、考核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对后进村下发“预警通知”等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村庄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据统计,列入今年计划的45个整治村和6个污水处理村,完成村内主干道路硬化70公里,新增卫生厕所7000户,新增公共厕所110多座,消除露粪坑6000多个,新增垃圾箱260多个,垃圾集中收集房43座,垃圾清运工具90多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1200多立方米,开展污水治理农户5500多户,村内河沟池塘整治面积1100多平方米,新建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45个,安装路灯240盏,绿化苗木50000株,建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行政村8个。在6个已整治村中,新增污水处理农户800户,新增污水处理池1200立方米。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呈现新态势。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加快农地流转步伐,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富有成效。培育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强镇1个、强村15个。杨梅、高山蔬菜、鸡、绿色稻米、竹笋两用林等主导特色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在杨梅品质提升上。通过加强监管、品牌整合、宣传促销、产业融合和规范经营商标使用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促使杨梅产业不断做强做精。今年,杨梅投产面积6万亩,产量4.9万吨,产值3.9亿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就达900多元。“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实现了数量、规模、收入同步增长,农业休闲旅游经济凸显。全县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总数达33个,经营户183户,培育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9个。今年新申报省级1个、市级4个,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年经营收入4800万元。农民增收持续保持稳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84元,同比增11.43%(三季度数据)。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有了新提高。注重培训数量与质量同步推进。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实用技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断加强。组织全县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梅基地负责人、杨梅科技示范户等,组成杨梅产业创业人才培训班,就如何提升杨梅品质等方面内容,集中开展了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加强培训方式的转变,把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岗前培训、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下山移民村等发展来料加工与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全县已完成培训总人数6800多人,培训后转移就业1887人。

五是农村指导员工作得到新加强。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召开了工作动员大会,对农村指导员工作进行了全面选派,并进行了岗前培训。分别组织召开了省、市派指导员工作例会,对全县20个乡镇(街道)农村指导员工作开展了全面督查指导,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考核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指导员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得到了充分有效发挥。

(三)农办自身建设不断深化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扣农办自身学习实践主题,突出“三农”服务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做到基本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顺利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每个阶段工作任务,初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预期目标,推动了农办工作上阶、上水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提出工作建议,新农村建设继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对乡镇(街道)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并在保持原有权重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调整。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县党代会等主题的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勤政廉政建设和“人民满意机关”创建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检查指导,务求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高度重视信息、综治、、共青妇、统战等工作,积极向上级报送信息,认真办好《新农村》和农村指导员信息简报,认真按照综治、等有关工作要求,落实好工作责任。

今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态势良好,成效明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增大。尽管目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已见成效,各地普遍出现企暖回升现象。但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创业的形势并不乐观,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仍在一定程度存在。二是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困难重重。我县低收入农户面大量广,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能力偏弱,“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各地帮扶资源有差异,帮扶平能力有强弱,部分帮扶干部帮扶能力不够、帮扶精力欠到位,低收入农户实现持续增收、真正脱贫致富难度很大。三是随着“十百”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县由于许多村庄基础条件差、群众富裕程度低、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自筹资金难,村庄整治的资金投入问题更加突出。四是新农村建设任务日益增多,而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农办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工作思路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盯牢“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工作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突破低收入农户增收为难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动力,坚持抓重点、做亮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更上一个新的阶。

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形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初步工作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完成4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强镇”1个、“强村”16个;培育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各1个;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5000人,培训后转移就业1500人;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完成15000户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500元目标;完成下山移民2000人;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继续实施“南北协作”工程,吸纳合作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

依照上述指导思想和预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继续以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结合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强做精杨梅、三黄鸡等主导产业,促进其品质和规模的层次提升;进一步促进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二是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是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使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结合旅游业发展,加强对农家乐经营业主的培训,推进农家乐规范化发展;要不断加强市场拓展,采取一系列的营销、促销手段,做强做精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要不断丰富和挖掘休闲内涵,开阔农家乐经营业主的视野,提升农家乐的经营品质。三是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培训实效。重点要结合产业开展培训。根据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求,加强对农民从事农业特色产业、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扩大农民的就地就业。根据我县油漆营销、服装干洗、小吃经营等行业需求,加强对农民创业技能培训,着眼于扩大创业农民队伍。要切实加强企业和农民需求对接培训,改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和不同的受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着眼于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

(二)重中之重抓好农村民生工作。继续把“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作为我县改善民生工作的品牌工程,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难点突破,进一步抓好抓实,抓出新的更大的成效。一是突出重点抓来料加工。充分发挥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的作用,通过组织部门积极派驻乡镇(街道)干部到联络处挂职锻炼;不断加强我县各乡镇(街道)与义乌商会的对接联系,建立健全“1+1”“顾问”机制,为推进来料加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主动联系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和企业,在开展对首批一级来料加工经纪人“走出去”业务培训基础上,组织好二级来料加工经纪人业务培训;在条件较好的乡镇,如白塔镇等,建立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来料加工点,争取更多的来料加工业务。二是重中之重抓就业创业。不断加强与工业园区的协作,进一步加快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做好与入园开工企业的对接,为低收入农户、下山移民积极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积极对低收入农户与下山移民开展上岗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高收入;充分利用职业中专培训阵地,发挥其资源优势,联合开设低收入农户高级技术工培训班,组织低收入农户开展三个月至半年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争取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第二期项目土地指标,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帮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三是提升服务抓产业帮扶。积极引导低收入农户发展三黄鸡、土猪饲养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植业,加强与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重点引导、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高山蔬菜、畜禽养殖等短、平、快项目,努力实现当年能够增收脱贫;认真抓好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典型,引导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并实现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进一步发挥产业帮扶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对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帮扶,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强化责任抓工作落实。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工作,把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具体实践,摆到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低收入农户的思想观念问题,抓好扶志工作,加强典型宣传,充分发挥低收入农户自身的主体作用;解决好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心问题,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并在下年初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下任务,早明确政策;经常性开展有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共同参与的联合督查,加强工作指导,促使各地帮扶干部作风转变、精力到位。进一步加快下山脱贫步伐。继续把下山脱贫工作作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整体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鼓励移民整村搬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移民规划,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立项,深入开展扶贫培训,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深入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一是启动中心村培育工程。结合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按照搬迁高山村、撤并自然村、减少行政村、改造行政村工作思路,引导推进村庄和农村人口集聚。二是在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推进过程中要做到有所侧重,有所突出。尤其要紧紧围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改厕五大重点项目,抓好工程推进进度。加强对列入整治的村进行预验收,对一些难启动、创建进度不明显的村予以及时调整。三是要加强沿线连片整治,突出整体效应。针对实际,主要是加大对神风景名胜区沿线、35省道沿线、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集镇区、农家乐发展重点区域等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块的整治实施力度。四是要根据农村不同的区位实际,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解决好垃圾集中处理、农村露粪坑、人畜混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四)继续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把坚持和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作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来抓。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农村指导员工作的日常管理机制和专职农村指导员工作制度,深入推进指导员任期创业承诺制和工作月报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加强指导员对科学发展观、“三农”政策理论学习和农村工作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指导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发挥指导员在解决新农村建设实际问题上的作用。充分激发指导员深入实践、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切实加强与群众联系,了解关心民情社意,从群众最“盼”的事情做起,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重、难度大,必须进一步加强农办自身建设,切实强化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三农工作综合协调部门作用,把各项重点工作抓到实处。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及时学习中央、省市有关“三农”工作政策、重要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新农村的理论水平和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要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要不断加强政策调研,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民生改善主题,围绕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村庄整治、农业特色产业“三强”等重点工程的拓展提升,深入基层,深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推进我县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上一篇:县计生委人口计生工作总结 下一篇:县烟草专卖局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