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剖宫产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时间:2022-10-22 02:26:36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剖宫产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行腰硬联合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对照组)。监测扩容前(T0)、扩容后(T1)及腰硬联合麻醉后10 min(T2)、15 min(T3)、20 m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手术前后的电解质情况。结果 扩容前及扩容后两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的血压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T3、T4及20 min与T0相比SBP和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血流动力学;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在剖宫产手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等优点,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麻醉后因为药物的作用出现血管扩张,相对血流量不足,可导致血压降低。另外,在胎儿娩出后,由于腹内压骤减,血液回流到内脏血管床,也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降低。本研究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l/kg在剖宫产手术时进行扩容治疗,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了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电解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在本院选择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年龄22~37岁,体质量56~71 kg,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无合并其他疾病,Hb≥100 g/L,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性别构成及ASA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l/kg,对照组预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

1.2 麻醉方法 两组均在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常规留置导尿。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入室后静脉开放,输注液体。观察组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l/kg,输液速度为15 ml/min。对照组预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速率20 ml/min。全部取L3~4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腰麻针轻轻置入硬膜外针内,见有脑脊液流出时将2 ml布比卡因10 mg注入,10~15 s完成,取出腰麻针,于硬膜外腔置管3 cm备用,3 min内完成,取平卧位,调节阻滞平面T6~T8,并将床左侧倾斜15°~30°。

1.3 监测 患者入手术室后,观察并记录扩容前(T0)、扩容后(T1)及腰硬联合麻醉后10 min(T2)、15 min(T3)、20 m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监测患者的电解质(Na+、Cl-、K+)进行术前术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手术时间及麻醉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扩容前和扩容后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麻醉后15、20 min,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扩容前比较有所下降(P

2.3 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K+)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等优点,但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液瘀积于周围血管系统、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等而导致血压下降[1],同时术前要求禁饮禁食以及术中失血,容易导致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剖宫产患者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短时间的低血压即可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有文献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实施前预充一定量的液体能减少麻醉及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2]。临床上常用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者胶体液的方式来扩充循环容量,但大量输注会进一步增加细胞及组织水肿,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3]。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不同于临床上所用的其他的等渗液,它是由4.2%的氯化钠和7.6%的羟乙基淀粉组成,高渗氯化钠通过渗透压梯度将细胞内液及组织内液转移至血管内,以自体输液的形式快速主动扩充血容量,羟乙基淀粉利用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维持血管中的水分,增强扩容的效果,同时羟乙基淀粉能明显增加心泵功能,增加心输出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的患者在麻醉后的血压基本保持较平稳,而预注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患者在麻醉15、20 min后血压有明显的下降(P

因高渗晶胶液含有电解质离子及作用于Na+-K+-ATP酶,对输注高渗晶胶液是否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电解质和术前比较电解质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剖宫产麻醉之前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l/kg)对电解质(Na+、Cl-、K+)的改变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电解质无明显影响,对提高产妇和胎儿在围术期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4-485,1081-1082.

[2] 郭隽英,陈秉学,黄文起,等.急性扩容治疗对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广东医学,2004,25(8):938-940.

[3] 钱伟民,崔敬伟,杨柏梅,等.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于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手术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0):825.

[4] 金善良,彭章龙,于布为.不同血浆代用品行诱导期急性超溶液填充产生输液效应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2):174.

[5] Dontigny L.Small-volumn resuscitation.Can J Surg,1992,35:31-33.

上一篇: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阶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 下一篇:股骨重建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