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路 慢慢地走

时间:2022-10-22 02:10:45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前不久在“全国首个大型援教公益――春晖学院”聆听全国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讲座《发现学生》,贲老师说:“我们的教育不能仅看孩子们跑得快不快,更需要关注孩子们跑得欢不欢……教育就是一个很远的旅程,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

教育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播种是美的,发芽是美的,慢慢抽出来是美的,长叶子是美的,开花是美的,不开花也是美的,结果子是美的,不结果子也是美的,这都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在这里,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美的,当所有的美和美相互碰撞交汇,就能产生更多的美,教育便是要达成这样的‘成人之美’。儿童的可爱之处正在于他们自然生长,从不故弄玄虚,更不矫揉造作,他们需要在真实的情境和自然的活动中畅快地呼吸。而等待就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便我们寻找学生的思维轨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克服困难。

让每个孩子自由清新地呼吸,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思考,让每个孩子慢慢地自然生长。我曾问一位朋友:“你的小孩在学校怎样,你知道吗?”他回答说:“表现很好!”我就纳闷了:因为他们夫妻俩平时很少与老师交流,怎么可能知道孩子过得好呢。他说:“我儿子每天都按时起床,从不赖床,他说要早早去上学;每天放学我去接他时,他总是兴奋地向我跑来,然后跟我开心地聊着在学校一天的见闻,看孩子如此快乐,不用问老师,我就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好。”确实如此,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自然、快乐地生长,这就是教育的最美姿态。

但现行教育的功利思想大行其道,孩子的成绩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弦,成为家庭和谐的晴雨表,孩子成绩好,家长喜笑颜开,全家开心,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眉头紧皱,全家笼罩着一层阴云。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不少家长不惜花血本请名师,择名校,在“逼”之中,父母也只认分数,别的一切可以不管或者应放在之后,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伴随着社会普遍的意识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此开始背着分数沉重的压力,在孩子眼里除了分数其他一切均为浮云,初中、高中,孩子基本没有喘气的机会,这样的畸形教育方式根本没有按照人性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压抑的,在分数高压之下所有的人都在逼孩子学习,孩子没有自我,没有娱乐,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方法所获得的是统一固定和僵化的思维,孩子被剥夺的不仅仅是幸福的童年还有被逼死的活性思维,孩子幼小的心灵何以承受得了?

于丹认为,孩子是与生俱来懂得幸福的,幸福首先是一种相信的力量,孩子们相信世界上有童话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但往往是我们成人,让他们相信有出息你才是幸福的,最后他们只能离幸福越来越远。

于丹的话确实给了我很多思考,教育的最高境界――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所以我们当教师的要改变观念,摆正心态,不要太在乎孩子的成绩,要关心他是否喜欢学校、喜欢学习,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教育就是长久的等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急功近利,因为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伴随着尝试、困难、挫折和失败,而这些都是孩子应该经历的;我们还要学会多元地评价孩子,对一个孩子来说,“五分”是优秀的,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或许“三分”就是他最优秀的了。有人说:“教育从来不是一条捷径,那是树的生长,根的纵横,是年轮的蔓延,是逐渐的枝繁叶茂……”长长的路,我们要慢慢地走。(博客地址:http//)

上一篇:北上广齐发力,中国足球透露积极信号那,我们浙... 下一篇:想念我的“娃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