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中上唇过长的手术修复

时间:2022-10-22 01:53:30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中上唇过长的手术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中上唇过长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口轮匝肌塑形、悬吊和红白唇皮肤粘膜脱套技术使上唇全层上提并切除多余的皮肤和肌肉,以达到两侧对称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37例患者中26例效果满意,11例效果基本满意。结论:本手术治疗方法设计合理,效果较可靠,对于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上唇过长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关键词]唇裂继发畸形;上唇;上唇过长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8)03-02

A new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the long lip of the secondary deformities of the cleft lip

XIONG Bin

(Department One of Plastic Surgery,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4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ew techniques for long lip repair of the secondary deformities of the cleft lip.MethodsWe used the techniques of the orbicularis muscle suspension and reshaping with the "degloving" of the skin and vermilion, which to "hitch up" the full lip tissue and to excise excess skin and muscle.ResultsAfter operation, 26 cases have symmetrical lip and 11 cases have obviously improvement in lip.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d is a good choice for the long lip repair of the secondary deformities of the cleft lip.

Key words:secondary deformities of the cleft lip; lip;long lip

在以往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的术式中,三角瓣法和矩形瓣法或类似方法占有一定的比例。待患儿长大后,此类方法较易遗留患侧唇峰较低、白唇过长、红唇不显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容貌,且矫正难度较大,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是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2004~2007年利用口轮匝肌塑形和悬吊配合上唇皮肤粘膜“脱套”技术对此类畸形进行修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0.4岁。其唇裂修复方法从切口瘢痕形状观察,三角瓣为26例,矩形瓣法为8例,其他方法3例。

2手术方法

2.1 切口设计:白唇和红唇切口沿原切口线设计,另外沿鼻孔基底水平设计横切口,向外绕至鼻孔外侧缘(如图1)。

2.2手术操作

2.2.1切开和分离:患者麻醉后,按设计切开红白唇。切除原切口瘢痕后,将白唇皮肤和红唇粘膜与其下方口轮匝肌锐性分离,分离范围为切口内侧约0.5~1.0cm,外侧分离至鼻翼外侧缘以外0.5cm,下方至红唇干性和湿性粘膜交界线稍下方(如图1)。此时切口外侧的全部上唇皮肤和红唇干性粘膜以及部分湿性粘膜与口轮匝肌完全分离,呈“脱套”状态,口轮匝肌的游离缘完全显露。

2.2.2 口轮匝肌的悬吊和塑形:利用“埋没导引”方法在鼻翼外侧缘下方的位置用不可吸收线将口轮匝肌向上悬吊于犁状孔边缘的骨膜,使唇峰外侧的口轮匝肌整体向上提升,肌肉游离缘上升至健侧水平。对于症状严重的病例,单纯的悬吊可能还不能达到以上的效果,此时可以对照对侧的位置,横行剪除部分口轮匝肌游离缘的肌肉组织,达到两侧肌基本对称的程度。完成以上操作后,再将唇峰外侧的口轮匝肌游离缘和上方0.5cm处肌肉横行缝合数针,使肌肉下缘稍向上外翻(图2)。

2.2.3白唇的调整和悬吊:在两侧肌肉的游离缘基本对称后,将“脱套”的皮肤和粘膜向上推进,并通过白唇组织局部调整和改形,首先使患侧唇峰抬高至对侧水平。然后利用“埋没导引”方法于鼻孔外侧缘下方将白唇组织皮下向犁状孔边缘骨膜悬吊一针,使唇峰外侧红唇缘上升固定至健侧水平,然后将多余的白唇组织沿鼻孔基底水平切口切除(图2)。

2.2.4缝合和拆线:分层缝合切口,术后6天拆除缝线。

3结果

本组37位病例中,26例术后两侧上唇长度基本一致,效果满意;11例患侧上唇与健侧对比仍显稍长,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部分病例随访3个月,效果未见明显反复。典型病例治疗情况如图3。

4讨论

4.1三角瓣(Tennison)和矩形瓣(LeMesurier)法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先天性唇裂修复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它们之前的方法(如Blair法等)比较,这两种方法利用Z字改形的原理使患侧唇峰下降更充分,并保留了完整的朱缘弓,是唇裂修复方法重要的进步[1]。虽然现在旋转推进法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并逐渐取代了这两种方法,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两种方法仍被少数的医生所采用。

4.2采用此类方法修复唇裂的患儿中相当一部分随着其生长发育会出现患侧白唇逐渐变长的缺点。此继发畸形的特点是患侧唇峰低于对侧,患侧白唇臃肿过长,患侧红唇缘短直,没有向上的弧度和向前的突度等。这些症状利用普通的手术方法较难完全矫正,且少有专门的相关文献报道,是唇裂继发畸形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以上因素也是此两种唇裂修复方法逐渐被弃用的原因之一[2]。而在八、九十年代采用此类方法修复的唇裂患儿,他们现在正处于唇裂继发畸形的治疗年龄,因此目前在临床上由此引起的上唇过长畸形的患者仍有一定的数量。

4.3本畸形中上唇过长的症状是由于修复唇裂时纵向下降过度造成上唇全层组织向下移位引起的,并且在重力和肌肉运动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延长下垂逐渐加重。而白唇全层组织的下垂推动其下方的红唇内翻,加之修复唇裂时横向组织切除较多,导致了红唇不显的症状。

4.4 对于上唇过长以往的矫正方法多为在皮肤局部调整后,于鼻底位置水平切除多余白唇皮肤组织[3]。此方法因为鼻底切口位置的限制无法切除过多纵向的白唇皮肤,稍有张力极易将鼻翼位置拉低,因此此方法仅适用于轻度上唇过长,对于症状稍重者往往没有良好效果。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没有将皮肤和口轮匝肌充分分离,致使多余的皮肤的量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导致皮肤切除不足;其次手术仅仅涉及皮肤组织,而对口轮匝肌的下垂没有纠正,而单纯切除皮肤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上提全层唇组织。因此其手术效果必然是差强人意的。

4.5对于患侧红唇不显畸形通常的矫正方法是沿红唇缘根据健侧唇弓的弧度切除一条白唇以外翻红唇,此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红唇缘的平直形态,并形成弓状隆起。但在红唇缘会留下切口的痕迹,而且患侧红唇仍然不够丰满,缺乏突度。

4.6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针对该畸形中具体的异常病理结构针对性地设计了矫正方式,使上唇表面皮肤和红唇粘膜与口轮匝肌“脱套”,进而分别对两者进行处理。对于口轮匝肌,由于其伸缩性较大,因此有效的悬吊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口轮匝肌游离缘上升至健侧水平,对于严重者再附加游离缘部分肌肉的去除修整以保证其到达预定的位置。对于皮肤,“脱套”技术的应用使其有充分的游离度向上推进,进而可以切除足够大的纵向皮肤组织,再附加悬吊的力量,可以充分保证皮肤维持在正常的位置。红唇粘膜及唇红缘伴随着皮肤的上推而上升,可以从根本上矫正红唇不显、唇弓平直的症状。同时肌肉缘的外翻缝合可以使患侧上唇更加丰满,更显突度,也有部分上升肌肉缘位置的作用。

4.7 本术式两处应用了悬吊的方法,是本方法的重点,也是上提组织的力量来源之一,务必要做到牢固可靠。而在实际操作中要达到确实可靠的悬吊效果并非易事,还需要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即使对于本文作者,也有因为悬吊不够确实而使术后效果出现轻微的反复者。这也应该是本组部分患者术后患侧上唇未完全达到与健侧对称的主要原因。

4.8 本术式设计较合理,效果较好,可作为上唇过长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供同道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儒耀,柳春明. 唇裂与腭裂的修复[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0-169.

[2]Mathes SJ. Plastic Surgery[M]. Philadelphia: Elsevier Inc,2006: 349-350.

[3]McCarthy JG. Plastic Surgery[M]. 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0: 2775.

[收稿日期]2007-12-25[修回日期]2008-03-10

上一篇:交腿皮瓣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额部皮瓣旋转移植修复罕见鼻尖微囊性附属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