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铜人形吊灯赏析

时间:2022-10-22 01:11:48

汉代是我国灯具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汉代灯具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前期的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构思奇巧,造型独特,数量众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作为汉代新出现的吊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巧妙的设计成为中国灯具史上的典范之作。

据笔者所知,目前为止,我国共发现东汉时期的铜人形吊灯2件,一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系1974年长沙市征集所得[1];另一件为广西昭平东汉墓出土[2]。湖南博物馆所藏的铜人形吊灯大约制作于东汉晚期,通高29厘米,长28厘米。灯由灯盘、储油箱、悬链三部分组成。灯盘为圆形,浅腹,盘心有支钉。储液箱为昂首俯卧的人形,卷发深目高鼻,双手前伸托住灯盘;人体中空,胸、腹、四肢均可储油,前有方形小孔与灯盘相通。人体腰间束带,臀部开有箱门,可以添加灯油,上装反扣,启闭自如。悬链三条,系于人的双肩和臀部,链上有圆形盖,盖上立一高冠开屏的凤鸟,作展翅欲飞状。凤鸟上还有钩链,可以悬挂。(图一)

关于此件铜灯的名称也有专家称之为人俑铜吊灯[3]或卧婴托盏吊灯[4]的,称谓的不同反应了相关学者对铜人的人物形象持有不同的认识。俑是古代墓葬文化的产物,属于明器的一种。战国两汉时期发现的俑形灯中,持灯的姿态以跽坐为造型的比较常见。[5]跽坐是一种双膝着地,两股贴于两脚跟上,上身挺直的坐姿。这种坐姿在战国十分流行,如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发现的铜人擎灯(图二),河南三门峡市出土的铜漆绘跪坐人俑灯(图三)以及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图四)等。

而图一中的这具铜灯的人物造型别致,像是一个少数民族模样,体形不高,头形开阔,额角突出,头发卷曲束髻,鼻子高大,眼窝深凹,嘴唇宽厚。人俑全身,仅腰间围一条狭带。两手向前托持一只扁圆形灯盘,两脚平伸向后,很像在水中游泳,形态活灵活现。铜人中间空心,可以让灯盘中熔融的烛膏液流入它的胸腹和四肢。实际上,铜人是一只储存烛膏液的储液箱。由于其独特的人物形象,此灯为我们留下值得探讨的课题,有学者经过文献考证认为该灯铜人所体现的可能是林邑以南,扶桑诸国风土习俗。林邑为越南,扶桑即今柬埔寨。[6]

铜人身上有三个系钮,用于连接三条可以脱卸的悬链。悬链上有一乳状盖面,盖顶立着一只孔雀(也有专家称之为凤鸟、朱雀,朱雀是一种神鸟,或者实际上是凤的演化,《梦溪笔谈》云:“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何谓鸟而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或谓之长离。……或云,鸟即凤也。”汉代贵族把凤鸟作为祥瑞的象征,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凤鸟、朱雀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祥禽瑞兽,以此为题材制作的灯具寄托了人们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向往。[7]),作欲开屏状,但又保持着舒展的站立姿势。孔雀的尾部竖起,尾端卷成回形,以示翎毛的眼斑,表现手法十分简洁。乳状盖下的三条悬链使吊灯保持平衡。吊灯的重心在人俑头部附近,从盖面上看去仿佛是一具悬棺。

人俑铜吊灯的灯盘设计的也很巧妙。灯盘呈扁圆形,盘心有锥状支钉,可以插灯炷,支钉旁有一方形小口,当灯盘中的烛膏液积深至五毫米时,就会从这小口中流入人俑身中。此灯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构思巧妙,设计上也很合理。例如,盖面与灯盘不在同一垂线上,所以,它在使用时不会受烛烟污染。盖下的三条铜链不会挡住正面的灯光。人俑作状,表面光滑,少皱褶,不易积灰积垢,容易擦洗。另外,在人俑的腹部开有一扇小门,可以将流入人俑体内的烛膏液取出,小门装有反扣,可以自由启闭。

广西昭平汉墓所出的铜人形吊灯,铜人高鼻梁,大耳,深目,面部较瘦,头饰云雷纹帽。上半身,下半身着短袍至肚脐。双手捧着圆形灯盘,双膝跪地,脚尖着地,脚掌外翻,灯盘底边沿尚有一蹄足,与铜人双膝呈三足鼎立状。灯盘内有乳形尖钉,便于插蜡。铜人额前和后枕部各有一圆形环钮。额前钮眼与铜链相连,铜链的另一端也设有挂钩用于悬挂,也可与后枕部的环钮相连。灯盘口径9.5厘米、高2.8,铜人高13.5厘米,全长16.5厘米(图五)。此灯的设计巧妙地利用铜人双膝与灯盘蹄足三点之间的关系设计成三足鼎立状,融实用、美观于一体。人物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的特征。

上述两件铜人形吊灯,造型奇特,设计精巧,美观新颖,既注重形体的外在形态,又注重形体的内在神韵。铜灯的设计融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作为汉代灯具的典范之作是工艺美术史上难得的艺术品,也是史学研究中难得的实物资料。

在人类的历史上,使用灯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在使用火的过程中,发明了专门用火来作为照明光源的灯具。灯具是人类掌握火以后的一项很重要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其光辉的一页。灯是从食器中的豆转化而来的,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意思是泽兰炼之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镫”字与“登”字是通用的。《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可见,登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郑玄注:“瓦豆谓之镫。”郭璞注:“即膏灯也。”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酱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礼器。豆多用青铜、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灯具,它大约出现于春秋;至战国时灯的式样就比较繁多了。但直到西汉,灯的基本形制仍与豆差别不大。

青铜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先民们对青铜的崇尚,体现在灯具的制作上,便是创造出灿烂的灯具文化,留下了对光明追求的历程。[8]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灯具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从造型分类看,有豆形灯、人物形灯、动物形灯、器皿形灯、多枝灯。至汉代,青铜灯具更为普遍,两汉时期灯具的主要形式是油灯,从形态上看大致分为豆形灯、人物形灯、动物形灯、器皿形灯、多枝灯、其他类型灯。[9]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出现了翻转灯、盒形灯、组合灯、行灯、吊灯等,其中还有一种G灯,G是汉代的称呼,其实它是一种带有烟管的灯具,G灯的发明有效解决了消烟除尘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汉代普通居民,西汉时多用豆形灯;东汉中期以降,则多用带碗形灯盏之灯。后一种灯至魏晋以降仍被使用。此外还有若干种异形灯,如人形吊灯、当户灯(当户为匈奴官名,此灯之灯座为当户像)、西王母灯等。两广地区常将灯座做成少数民族形象,为其他地区所不见。[10]这时最常见的铜灯上有盘,中有柱(较),下有底座(),可以称之为豆形灯。铜灯的款识中自名为镫或锭,《说文》中此二字互训,无须再作区分。在圆形灯盘正中,常有一枚支钉形的火主,研究者或称之为烛钎,而根据它的有无,将汉灯分为油灯和烛灯两大类。其实在汉代,除了单独点的烛以外,油灯的灯炷也叫烛。更确切地说,则前者叫W烛或麻烛,后者包括灯在内的整体叫作膏烛。[11]

灯,驱除茫茫黑暗。人在夜间的活动,是以建筑为中心的,古代灯具的发展演变又必然与建筑构造、室内空间以及人们的起居生活方式产生密切关系。

据《仪礼•燕礼》云:“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官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这里所言的阼阶,即指堂前的东阶。在《周礼•秋官司寇•司@氏》亦云:“凡邦之大事,共芍蛲チ恰!敝W:“,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皆所以照众为明。”虽然这里记载的“烛”字与后来出现的灯烛的概念并不相同(周代礼仪中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用于执持的火把较小,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火把较大,叫做燎;竖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12],但东阶、西阶、庭院及门外,分别由不同身份的人来执烛,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了照明与建筑的关系。

由于建筑物的存在,灯具产生了分工,汉代铜灯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摆放的座灯、持握行走的行灯和悬挂在空中的吊灯以及立灯、提灯等。值得注意的是,铜人形吊灯除了在东汉时期发现的两件之外,后来极少发现,而几乎与此同时出现的宫灯却成为后期吊灯发展的主流,成为中国古代灯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第二卷.铜器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2]黄启山,李兆宗.广西昭平东汉墓[J].考古学报,1989,2.

[3]王福康,王葵.古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5.

[5]吴少华.古灯千年[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6]步连生.对人形铜吊灯时代与铜人族属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1983年,5.

[7]吴杏全.满城汉墓出土之灯具研究[J].文物春秋,2009,1.

[8]同[5]

[9]王强.光耀乾坤 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

[10]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1]同[10]

[12]叶小燕.战国秦汉的灯及有关问题[J].文物,1983,7.

上一篇:浅析汉代葬玉 下一篇:东西方绘画传统特征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