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与‘非遗’联姻

时间:2022-10-22 01:07:09

云南艺术学院与‘非遗’联姻

云南非物质文化复杂多样,非遗门类多、体量大、区域分布广等特性,更是让云南的非遗保护和传承难上加难。为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好的保护非遗,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可持续性、发展性,让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与非遗“联姻”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一条新路。

2015年6月16日,文化部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现场协调会议,统筹组织各试点院校开展传统工艺项目培训工作。该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提高传承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提高传承人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传统工艺实用程度、提高传统工艺的品质。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准,扩大传统工艺品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扩大传承人群。

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不仅有利于大范围提高非遗学习、传承水平,也能够为院校艺术教研注入本土和民间灵感。

经文化部调研考察,云南艺术学院被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云南试点高校。

云南艺术学院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所培养的艺术人才在各领域享有盛誉。与‘非遗’联姻后,云南艺术学院将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家讲座、交流研讨及创作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为传承人搭建了“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技艺水平”的平台。

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云南试点培训班成功在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举办了第一 期至第三期的培训。

这三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分为第一期陶艺、金属、刺绣班;第二期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类培训班;第三期民族刺绣、织锦、扎染技艺类培训班。共有200多位学员和部分部级、省级、市级、县级传承人。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大部份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所带的学徒。

学员中,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17岁。涵盖了汉族、白族、阿昌族、回族、壮族、傣族、苗族、彝族、藏族、哈尼族、傈僳族、景颇族、布依族、布朗族、佤族等16个民族,除第一期金属班外,第二期、第三期90%以上为女性学员。

上一篇:筑牢青年团结奋斗思想根基 下一篇:共青团云南省委召开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