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地区教室CO2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时间:2022-10-22 12:14:28

呼和浩特地区教室CO2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呼市地区15所学校冬季采暖期(11月-1月)教室的CO2浓度、通风换气程度。 方法 利用便携式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对呼和浩特市15所学校的96个教室进行了监测,同时测定温湿度。 结论 教室内空气质量普遍不好,室内空气不能及时与外界的空气变换。

【关键词】 二氧化碳;温湿度;教室;监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9-02

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学生群体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相互之间频繁接触,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接种手段,加强教室通风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方法,针对教室通风,《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国家标准提供了若干卫生学措施,笔者于2012年冬季供暖期对呼市15所学校的96个教室进行了抽样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呼和浩特市15所学校抽检96个教室。

1.2 方法 利用便携式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教室的中央为测量点,仪器的取样器探头置于距地面1.5米高,同时用温湿度计测量温湿度。

2 结 果

教室内空气中CO2最高允许浓度为0.15%。

2.1 不同年级组对CO2浓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年级对CO2浓度影响较大,年级越高,教室内CO2浓度也越高,合格率越低。但职业高中比较特殊,经分析是因为职业高中学校教室人均面积较大,相对学习压力小,开窗通风次数多。

新建教学楼比其它旧教学楼教室CO2浓度合格率高,因为新建教学楼通常两侧通风,且教室面积较大,笔者所监测的30间职业高中教室中24间属新建教学楼,故合格率较高。

2.2 不同人均面积对教室CO2浓度影响 通过表2可以看出教室人均面积越大教室CO2浓度越低,合格率越高。

3 讨 论

教室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尽管教室中的CO2浓度一般不会达到致人死亡的程度,但常有超标情况,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符合卫生标准,就说明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学生呼出的废气堆积在教室里。学生人数越多,CO2呼出就越多,严重的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疼、嗜睡等现象,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力作业能力明显下降。可以认为是引起学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要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降低CO2浓度,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预防措施,首先是加强宣传教育,使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增强卫生知识和卫生意识,做到定时开窗通风,由专人负责采取相邻教室交替换气(可由清洁工在走廊轮流开内窗,以减轻教室间噪声的干扰)。其次解决物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真正解决教室人均面积超标的问题,合理设置使用教室内气窗等,从根本上提高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智勇.大连市高中学校教室CO2体积分数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3月31(3):343-345.

[2] 褚柏.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1-2.

[3] 易可华.上海市奉贤区冬季部分中小学教室空气卫生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50-951.

[4] 滕立新,段佳丽,张宏伟,等.北京市中小学教室空气卫生质量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09-810.

[5] 高辽平,王智勇,孙克,等.大连市6所高中教室微小气候的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7):841.

上一篇:济南市天桥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下一篇:贵州六盘水市3―7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