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确知有理数理论在软件质量评判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2 12:03:25

未确知有理数理论在软件质量评判中的应用

摘 要:目前要准确评判软件质量仍然比较困难。利用未确知有理数理论,给出了一种软件质量评判新方法,它能使评判更加客观、科学和合理。应用实例表明,该评判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未确知有理数;软件质量;评判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3.024

Application of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 theory in Evaluating Software Quality

LIN Jian-hua

(Zhejiang Xinchang Rural Coop Bank, Xinchang, Shaoxing 3125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still rather more difficult to evaluate software quality accurately. By using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 theo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It can make evaluation to be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new evaluation method is practical.

【Key words】The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0 引 言

随着我国软件业的迅猛发展,软件质量的定量化评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6]。然而,软件质量评判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面,各因素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不确定性系统。在这个复杂评判系统中,它既包括状态因素,又包括行为因素。状态因素是客观的,会导致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或者是兼而有之;行为因素是主观的,会使状态因素得以表现,它将产生未确定性。未确定性不同于随机性、模糊性、灰性,它纯粹是一种主观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它是由于决策者因条件限制,认识不清,所掌握的证据尚不足以确定事物的真实状态和数量关系而带来的纯主观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7]。鉴于软件质量评判系统的未确知性,本文利用目前使用最方便、应用最广泛的未确知有理数,构建软件质量评判模型,为决策提供一种更加实用方便的评判新方法。

1 建立软件质量评判指标体系

1.1 确定评判指标集

软件质量是指反映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有关的特性总和。软件质量特性是指与软件质量有关的特性,它反映了软件的固有的本质。因此,讨论一个软件的质量问题,本质而言是定义一个软件的质量特性。根据ISO/IEC9126标准,软件质量评判指标集可以定义为

软件质量评判实际上是既含有行为因素参与又同时包括状态因素的未确知系统。利用未确知有理数对软件质量进行评判,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专家们的所有评判信息,直接参与定量计算过程,避免了过去单一采用传统实数评判时可能带来的一些信息遗漏和信息失真,从而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可信,反映的软件质量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可见,未确知有理数理论为人们有效地评判软件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良宝,韩双喜. 软件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7):812-814.

[2] 曲晓英,陈雪松,郑国勤. ERP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J].计算机工程,2006,32(9):81-85.

[3] 尉梅,王治和. AHP在软件质量度量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1):23-25.

[4] 刘渝妍.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5):177-180.

[5] 尹红健. 中心点三角权白化函数的软件质量灰色评估模型[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45-47.

[6] 王李进,吴保国,郑德祥.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价[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5):133-134.

[7] 刘开弟,吴和琴等. 不确定性信息数学处理及应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实用型系统软件架构的简易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FPGA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