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程扬水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成果初探

时间:2022-10-22 12:03:06

高扬程扬水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成果初探

摘要: 高扬程扬水灌区管理采用工程措施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严格执行灌溉定额,实行先缴费后用水制度,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节约了水资源;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斗渠及以下渠道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节约了运行管理成本,节水灌溉管理成果显著。

Abstract: The high-lift pumping irrigation area management take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with fine management, adheres to opening source and regulating flow, to improve irrigation assurance and canal water use coefficient, and maximiz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water resources. By mak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rrigation system, strictly implementing irrigation quota, carrying out payment first system, the irrigation reliability is improved, and water resources are saved. The role of farmers water use association is well played, the cost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s saved,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anagement are achieved.

关键词: 扬水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成果

Key words: pumping irrigation area;water saving irrigation;management achievements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042-02

0 引言

高扬程扬黄灌区在供水与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供需缺口较大,用水调度分配较为困难,时空分布不均匀,供水成本较高。

文章通过探索原州区扬黄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实践中的采用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取得的管理成果,积累的管理经验,这同类扬水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灌区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地形、气候

原州区扬黄灌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04′~106°11′,北纬36°17′~36°20′,位于清水河西岸。涉及三个乡镇21个行政村,灌溉面积13.8万亩(渠道直开口灌溉面积5.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2万亩、生态移民设施农业灌溉面积1.0万亩),灌区地形南高北低,海拔在1500-1700米之间,灌区地处西北内陆宁夏南部山区,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甚微,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灌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热较短且无酷暑,春迟秋早,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蒸发强烈,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6.2℃,年平均降雨量约400mm,年平均蒸发量约2200mm,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近6倍,干燥度4.0,属干旱地区。

1.2 水土资源、自然灾害

灌区土壤母质主要为洪积冲积物,以红粘土、灰钙土、风沙土为主,土壤肥力普遍较低,有机质含量较少,全氮及全磷一般在0.3-0.5g/kg左右。灌区内有两座中型水库,冬至河水库、寺口子水库。其中冬至河水库自1995年后,水库年蓄水量为100万m3左右,蒸发渗漏外无灌溉水量,寺口子水库自2003年加固蓄水后,年蓄水量约400万m3左右,来水主要在7-9月份,能利用灌溉水量(掺灌)约200万m3左右,且水质较差,其水质矿化度在3.0-5.0 g/L左右,长期灌溉会使土壤产生次生盐碱化。当地群众都不愿意灌溉寺口子水库水。灌区有机井86眼,能充分利用的占50%,其余50%出水量严重不足,几乎报废。年抽取地下水约300万m3。灌区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除此之外有霜冻、冰雹、风沙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灾害。

1.3 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

灌区三个乡镇21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4万,农业生产总值2.8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0.48万元。

2 水利设施现状

2.1 灌区灌溉面积

原州区扬黄灌区现有面积17万亩,已配套大田灌溉面积5.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2万亩、设施农业灌溉面积1.0万亩、未配套灌溉面积 3.2万亩。

2.2 渠首、骨干输水工程及配套建筑物配套率和完好率

原州区扬黄灌区为固海扩灌末级灌区,工程自建成通水运行后, 将固扩十二泵站以后的渠道(固扩十二干渠27.5km、南城支干渠17.5km、梁堡支干渠15.6km),泵站(南城泵站装机容量900千瓦/时水泵4台、南城支干渠二级扬水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时水泵3台)交由原州区扶贫扬黄灌溉管理局代管,2013年底,由于区域划分和隔县管理不便,将固扩十二干渠上段6.3km和梁堡支干渠上段6.3km的渠道交由固海管理处管理,其余的仍由我站管理(原州区扶贫扬黄灌溉管理局合并到原州区水务局,变成原州区扬黄灌溉管理站),干渠、支干渠全部配套;田间配套情况为固扩十二干渠原州区境内设计支渠28条,配套23条,配套长度27.8km,6条未配套;南城支干渠原州区境内设计支渠24条,配套13条,配套长度21km,11条渠道面积2010年改造为高效节水补灌区;梁堡支干渠原州区境内设计支渠10条,配套2条,配套长度5.3km;以上渠道自配套到现在已运行了十几年,渠道沉降,砼板老化脱落,资金短缺、人为破坏等原因,现完好率为60%。

扬黄灌区现有运行管理人员31人 ,其中财政供养人员21人,临时聘用人员10人。

3 运行管理措施

3.1 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

据测算,原州区扬黄灌区13.8万亩农田年灌溉水量超3000万m3,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约600万m3(水库水和地下水约各一半),自治区人民政府分配原州区农业灌溉扬黄水指标2800万m3,但固海扬水近几年实际上水量约1000万m3,水量相差50%,灌溉保证率为50%。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和地下管道埋设,田间农、毛渠配套等措施,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约为0.5。

3.2 农业生产收益明显

由于市场需求和农民经济收入最大化,扬黄灌区作物种植比较单一,主要以玉米为主,占60%,马铃薯为辅,占30%,蔬菜、枸杞、牧草、经果林等占10%。灌区玉米平均亩产750kg,马铃薯平均亩产2500kg。

3.3 加强水费收缴,提高水费收取率

扬黄灌区年灌溉扬黄水量约1000万m3,近三年大田灌溉水量约700万m3(7000000*0.044=30.8万元),高效节水灌溉约200万m3(2000000*0.11=22万元),生态移民设施农业灌溉约100万m3(1000000*0.11*0.5=5.5万元)。水库水约250万m3(2500000*0.03=7.5万元),除上缴固海扬水管理处和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水资源费外,水费年收入理论值为65.8万元,实际年收入约60万元,收取率为90%。

3.4 节约运行费用,争取财政经费补助

灌区运行费用主要有:电费(5000000*0.02=10万元+2万元)、两座泵站检修维护费(45万元)、蓄水池、渠道管护维修费(30+40+5=75万元)、生态移民设施农业供水管道维修费(6*3=18万元)、临时聘用人员工资(10*0.13*12=15.6万元)、办公费用(2.0万元)等共计167.6万元。

3.5 发挥农民用水协会作用

扬黄灌区灌溉面积涉及三个乡镇21个行政村,灌溉中将行政村和种植企业划分用水单元,组建24个用水组织,成立农民(企业)用水协会,发挥用水协会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职能。

4 结论

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调蓄水池,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严格执行灌溉定额,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金运.高扬程电灌站K非不可行[J].排灌机械,1986(02).

[2]王云山.高扬程提水灌区人才队伍建设探讨――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1).

[3]宋科,曾建全.依靠科学技术管理高扬程抽水工程[J].陕西水利,2000(06).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高中生提高数学自学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