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重点镇健步前行

时间:2022-10-21 11:03:27

金海湖重点镇健步前行

金海湖镇在市、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平谷区“一区、三化、五谷”发展战略,充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全力建设“两区、两带”产业发展格局,取得了较好成绩。2012年被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国家发展改革试点示范镇”,使全镇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小镇建设尤其受到了市委书记郭金龙的充分肯定。

一、产业发展布局

“两区”即以金海湖为发展核心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以金海湖中心小镇为核心的综合产业发展区。“两带”即以纳入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将军关沟域观光、休闲、民俗旅游经济带和黑水湾沟域的农旅结合、农事休闲体验、采摘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带。根据“两区、两带”的发展格局,金海湖镇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三个产业功能区。

山区旅游休闲产业区:主要分布在镇域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山区。重点依托原有国有黄金矿山资源,发展黄金创意文化、黄金工艺品生产展示、展卖淘金体验游。依托镇内明长城及关隘资源,发展登山健体观光游;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发展自然生态休闲游;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发展观光采摘游;依托最美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民俗接待游。

平原现代都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镇域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依托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农旅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城镇中心综合发展区:主要集中在占地300公顷的中心小镇及周边区域。依托中心小镇的开发建设,打造文化、商贸、金融、旅游、服务业等综合协调发展,就业充分,生态宜居的“中国首席休闲度假小镇”。通过小镇的建设促进全镇的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

二、产业发展状况

1、山区旅游休闲产业

黄金文化体验游。去年9月18日,集高端工艺品制造、特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发展于一体的“国金黄金集团”与金海湖镇签署了“创世界”黄金艺术文化产业合作开发合同,总投资预计10亿元人民币,全部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分为“黄金文化产业园”和“淘金谷”两个板块,安排就业岗位1000余个。目前正在筹建当中。注册资本5500万元的“创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镇里。

登山健体观光游。首先,结合现有的明长城自然资源对坐落其山脚下的将军关村进行新民居建设,并通过登山健体设施建设吸引游客,通过新民居进行餐饮住宿接待。目前,共建集居住和发展民俗接待、生产和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新民居210户。其中有98户发展餐饮、民俗住宿接待。2012年将军关村已实现民俗旅游接待收入1812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272.8万元。人均实现收入9956元。其次,依托国务院所立“三界碑”和长城彰作关隘,发展红石门“鸡鸣三省”登山健体公园,2012年全年已接待游客83800人,实现民俗接待收入328万元。

生态、文化游。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海湖不仅是镇里的名片,也是平谷区的一张名片。在不断加大金海湖旅游景区建设力度的同时,镇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桃花节、“五一”和“十一”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在中央、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家电视台和北京交通台等多家广播电台播放专题节目和广告,通过邮政平台DM广告,先后举办了金海湖镇第七届樱桃花观赏节、金海湖镇药王庙祈福活动、金海湖镇黄草洼村第四届风筝节、金海湖镇第三届手工艺品展示、金海湖镇第一届百亩梨花观赏节等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以“世界的东方美、世界的金海湖”为主题的第62届世界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通过宣传和举办活动,2012年全镇已接待游客230.9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8%和19.6%。

民俗接待旅游。目前,将军关和黄草洼两个村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4个村进行了新民居建设改造,实现了村民上楼。全镇已发展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6个,民俗旅游户436户。2012年已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民俗旅游收入50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17.2%。

2、平原现代都市农业产业

精品农业蓬勃发展。依托优质品种,金海湖镇已建成“佛见喜”梨、樱桃、水蜜桃、大枣、甜柿子、苹果、欧李和薄皮核桃等精品观光采摘园20余个。全年观光园实现收入4890万元,其中最多的一户樱桃园实现收入200多万元,亩收入达到1万元。观光园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发展精品果园的热情,全镇果品生产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果农果品收入也不断增加。预计2013年,全镇果品产值可达1.11亿元,同比增长21.2%。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可增收 1000万元。

设施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自2006年金海湖镇成立北京市第一家土地专业合作社——北京百合兴盛土地专业合作社以来,2012年,又新成立了北京自龙有机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共整合210户农民的零散承包土地,新建设施园区135亩,建大棚70个,主要种植草莓、蔬菜等。这在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不高的半山区农村实属不易。

3、镇中心区综合产业

中心小镇建设初具雏形。年初,市委书记(原市长)郭金龙同志出席了金海湖镇的小镇奠基暨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并对小镇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镇域总体规划、镇中心区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深化方案、镇中心区的9个专项规划已全部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批复。项目规划用地约4500亩,建筑规模约2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近30亿元。一期开发建设的占地 231.45亩的中心小镇35栋回迁楼已全部建成,共投资3.8亿元。明年551户农民将全部搬迁上楼。

小镇综合配套工程稳步推进。市发改委立项批复的镇污水处理厂、中心幼儿园、环镇路、文体中心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明年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3亿元。其中市直投2.2亿元,乡镇自筹1.1亿元

土地一级开发进展顺利。土地一级开发一期A、B地块约82公顷土地,A地块36.45公顷已经达到入市条件,B地块45.62公顷明年初具备上市条件,明年下半年将上市招拍挂。二期D、E地块50公顷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正等待市有关部门授权,明年进行一级土地开发。

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2012年新增纳税企业20家,全镇纳税企业已达118家。全镇全年实现税收10675万元,共享收入2660多万元。其中不乏山水文园、首创嘉铭、大唐辉煌、国金黄金等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有效解决了金海湖镇就业难、收入低、基础薄弱等困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1、 全镇经济总量低,财政收入少直接制约了金海湖镇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因为市里所批项目都需镇里匹配部分资金,且不含地上物评估补偿费用和部分配套设施建设费用及运营管理费用,镇里总是因不能及时筹措到资金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这需要市里今后在重点镇建设上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

2、 建设项目审批周期长影响发展建设进程。一些政府立项的项目获批后,需要办理的各项开工前的审批手续时间过长,影响了投资进度。如果年度投资计划不能完成,市里还要进行稽查,甚至收回已拨付投资,对此乡镇压力较大。

3、 运营管理投入不足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目前,市里立项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是建设投资,但建成后的运营管理费用基本没有考虑,导致有的基础设施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营。比如,污水处理设施、路灯照明设施、文体中心的维护保养等费用,城市都是纳入市、区财政预算,或者给予补贴。而乡镇需要自筹解决,如果资金不能到位,很难保证设备、设施等的正常运行。

上一篇:3D实景行业应用云平台 下一篇:从《秦之声》看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状况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