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10-21 10:59:55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已成为必然。大学的英语教育是传统知识技能和人文情感的重要载体。在人文教育普遍盛行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凸显出大学英语教育的进步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通过人文教育的力量来不断地加强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启蒙、综合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重点,本文将紧紧围绕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来辨证地分析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中的教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人文教育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开启学生的心智和灵魂,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①可见人文教育的内涵涉及面广,而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和跨学科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要求,因而本文探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现状分析

1.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实施现状

近年来,学术界公开发表了一些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他们一致表明,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即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其人文素质“断裂”。如钟华等(2001)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文化输入少,忽视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社会文化能力明显落后于语言能力”,语言课程中存在明显的人文教育缺失现象。陆亚丽(2008)的相关调查显示:在部分院校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对文化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课堂教学仍以知识讲授、技能训练为主,对语言材料的人文精神缺乏深层挖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薄弱。但这类研究成果不多,且较为零散,仅从理论上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对如何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去并未展开深入的实践研究。

1.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是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少的根本原因,当今教育的技能化已经排挤了人文教育的空间。另外,外语“工具”论观念的存在限制并阻碍了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观认为英语仅仅作为交流工具而存在,是被完全符号化的象征,这样的观念导致英语教学机械化,缺乏活力。②把培养语言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只能单一地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而是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应同步拓宽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多元化,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习者发展的需求。在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全面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其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的基础上提升人文素养。总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少是社会过于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

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2.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内在推动力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这个纲领性文件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且 “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改变观念,突破传统,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政策性指导。这种内在的强大推动力使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成为必然。

2.2 人文素质决定学生专业学习的素质和能力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内涵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 “成人”的教育。这一切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软实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隐藏在技术化和知识体系背后的支撑,它更加接近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前行的决定性力量。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英语学习不再是工具性学习,应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让其发挥实施人文教育的通道作用、散发语言本身独特的魅力,从而让英语学习的用途多元,也充满乐趣。③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是支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走向更深层次生命的基石,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体现出较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

2.3 进一步引导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英语已经不再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知识技能课,而是主导学生走向人生道路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该课程教学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途径,也是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平台。学生借此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指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更加健康完美的人生道路,锤炼其正确的判别力,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④就大学英语的内容而言应是多元的,是通向不同学科、不同文化和外域的桥梁。如果仅仅具备了交流基础却没有人文背景作支撑,英语学习是不完美的。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在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构建丰富知识体系可以引领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向纵深。

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路探析

(1)将教材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载体,实现语言与人文交融。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除了语言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还涵盖了其他学科广泛的内容,利用其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载体,可以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借此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直接强化其对人文观念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提升,从根本上完善其人文素质。大学英语的教育其实就是人的教育,应深入挖掘语言载体背后的文化精髓。力求将人文教育与语言教育教学相结合,使语言知识体系支撑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反过来丰富完善并拓展语言知识体系和其他学科知识体系,实现语言本身与人文特色的相互融入,两者形成有机体。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教师是学生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普及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自身人文素质对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充分的人文素养和高水平的教学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挑战自我,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课堂引领指导,让教学的内容富有思考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接受纲领性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外有目的地吸收摄入并拓展,实现课堂内外相辅相成,互补完善,全面提升自我。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的突破可以丰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内涵,把学生从单一机械的学习中解脱出现,让学习本身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也让学习者发展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个体。

(3)将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让学生体验“成人”的过程。将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到教育的高度是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提升相互关联的根本保证,也即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应将这些知识进行升华,将其转化成学生具备的能力,并在其后续发展中发挥指导作用。这个过程是让学生实现自我体验成长的过程,他们学会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质,成长为具有广泛生命力的个体。⑤该过程也是自我人文素质提升的过程,即学生能够发自内心、自觉地重视人文素质,不断以教育的宗旨来引导个人学习,并实现自我的成长。通过课程教学拓展让学生明白人文素质的真正意义,不断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人”的过程,用人格的成长来指导知识和学业的顺利实现,这样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控专业学习,这种被抽象化了的素质正是决定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是否走远的金钥匙。教育和知识的相辅相成,人文素质和专业培养的息息相关,决定着教育本质升华的实现。

4 结语

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和价值,是引领学生不断走向更新层次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决定了学生在知识道路上能够走多远,也在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引导学生借助大学英语课程平台,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自身学习主体的身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语言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接受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对教师提出挑战,敦促其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技能,其结果是实现教学双方的共赢,因而其实施具有可行性。

注释

① 王相顺.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成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

② 陈向俊.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5).

③ 孔莹.试论人文素质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2011(22).

④ 牛跃辉,王金凤.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3(1).

⑤ 王国芬.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

上一篇:论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析新时期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