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失意女硕士另辟蹊径打开成功之门

时间:2022-10-21 10:08:37

是金子总会发光,失意女硕士另辟蹊径打开成功之门

女研究生肖咏毕业于河南某高校历史系,因专业太冷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为了生存甚至和农民工抢过饭碗。但最终,她在失意中退守,并凭借不凡的综合素质成就了别样成功。

专业太冷门,女硕士就业屡屡遇阻

2006年,27岁的河南省唐河县大河屯镇姑娘肖咏从省内某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虽然历史专业是冷门,她就读的学校也不入流,但肖咏还是希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给常年做小生意的父母长长脸。

毕业前肖咏已经考虑过自己的出路,一是找个市级高级中学将就,但要看有没有职位;二是在市里找个初级中学低就,然后伺机跳槽。

2006年6月,肖咏参加了某市一年一度的人才交流会。跑了整整一天,问得口干舌燥,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

9月份,肖咏又到郑州参加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仍一无所获。

两次求职失败后,肖咏决定去北京,她不想待在家里让父母跟她一起发愁。坐在北上的火车上她还自我安慰:虽然我专业不好,但好歹也是研究生,在偌大的北京找个凑合的工作应该没问题。

当时刚过罢春节,报纸上和街头信息栏里的招聘广告比较多,肖咏租间地下室安顿下来后,便开始四处求职。

最终,肖咏被一家玩具进出口企业聘为文员,试用期两个月,月薪1500元。肖咏很珍惜这个机会,工作特别努力,凡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她就是不睡觉也要当天完成。上司看她效率高,有了任务更愿意分给她,如此一来,公司三个文员的工作任务她一个人就给顶下来了。

当时金融危机的苗头已经显现,随着出口订单减少,玩具营销行业首先受到冲击。两个月后,刚过试用期的肖咏听到消息,公司要裁员。肖咏天真地想,主管那么喜欢给她派活儿,应该不会辞退她。可让她无比意外的是,主管找她谈话时说:“你有硕士文凭,做个小文员太委屈了,再说这个职位中专生都能干下来,公司也要考虑成本……”肖咏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不求显达求平淡,羊城多了个卖菜妹

2007年4月底,肖咏怀揣仅有的500元钱南下广州,经老乡介绍,她到某电子元件公司当了一名流水线工人。工资计件,手够快的话一个月能挣1000元出头。虽然待遇低,但每天12个小时在流水线上不停地工作,让肖咏暂时忘却了求职的烦恼。

第一个月肖咏领到不足1000元工资,正好工友摸奖摸到一辆自行车,她花300元买了下来。推着自行车肖咏感叹:要是有辆自己的汽车该多好!这个梦想让她工作更加卖力,每天干够12个小时还要加班两小时。同班组的工友看她身为硕士研究生还那么拼命,纷纷效仿,结果竟创造了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的班组效益纪录。两个月后,肖咏因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车间组长,月薪1200元。

之后,肖咏又换了几次工作,攒了3万元积蓄。

一天,她和一位当地朋友到粤港交通实业公司应聘,因谈吐得体,文凭过硬,肖咏当场被录用。

这是一家国有企业,待遇相当优厚,肖咏没有想到,在辗转许久后自己还能“淘”到以前梦寐以求的职位,她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学历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没用”。

两个月试用期后,肖咏被正式录用,享受合同工待遇,月薪4000余元。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肖咏会辞去这份以前她做梦都想得到的工作。

在新单位肖咏跟同事相处特别融洽,几乎每个周末大家都要聚会,轮流请客。一天,同事聚会时她偶然发现,点了一桌子菜,蔬菜被吃得精光,荤菜却大量剩下。经过了解肖咏才知道,广州人吃肉每人每天很少超过四两,吃青菜却不限量,也就是说,广州人每天的青菜消费量要远高于肉类消费量。她心里一亮,觉得这是个发财门路。

周末,她一大早就跑到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了解蔬菜行情。她发现,市场里的青菜都是菜贩从菜农那里买回来,挑选后再送往各个饭店。一位菜农告诉她,他们将蔬菜批发给菜贩,菜贩经过粗略挑拣,一斤能赚两元左右的差价,利润相当可观。肖咏盘算了一下,如果一天卖300斤菜,就能挣600元,比上班的收入高好几倍。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卖菜。

2008年春,肖咏找到她经常光顾的那家酒店的老板,提出给他供应蔬菜。她向老板保证,相同价位的蔬菜,她的货品绝对比菜贩要好很多。老板欣然同意跟她合作。

当肖咏递交辞职申请时,主管惊得眼睛都瞪圆了:“傻妹妹,月薪4000多元的机会可是不多的,你一个研究生去卖菜,不是一时冲动吧?”肖咏却表示,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管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机会是瞅准了,可起步却很艰难。肖咏没有货车,只好到出租车市场去租。在她跟几位小货车司机商谈合作事宜时,一位司机得知她一个女硕士竟然要卖青菜,认为她有胆识,能吃苦,主动开出优惠条件,跑一趟运费200元,希望长期跟她合作。两人愉快地签了合作协议。

第一天去拉货,肖咏连个帮手都没有,路上她跟司机商量:“待会儿装货的时候,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我搭把手搞搬运,我再付给你50元劳务费。”司机爽快答应。到了目的地,肖咏又顺利从农户那里雇了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这样既有了采购向导,又利于稳定老客户,联系新客户。

由于是给饭店配送青菜,肖咏考虑到手头资金有限,租门面费用太高,也没有必要,就把自己租住的单元房腾出来做仓库和加工场所。

卖菜最重要的环节是整理菜品,既费工又费时,还得整出品相。刚开始,因为要闯名声、争市场,肖咏不敢让别人来做,几百斤青菜,从择菜、分类到清洗、包装,都是她亲自动手。每天凌晨2点起床,和司机驾车到市郊菜农那里下单拉菜,4点钟回到家,到早晨8点钟把所有蔬菜洗净包好。

其他菜贩送的菜都是粗加工,肖咏送的菜不但规格整齐,清洗仔细,还增加了保鲜膜包装,运进饭店就能直接下锅,很受老板欢迎。所以别人送的菜3元一斤,她送的菜4元一斤也很好卖。

一次,一家酒店要承办大型晚宴,订了肖咏的菜,但由于路途太远,天气又热,包装好的蔬菜送到目的地后出现了一些不太明显的腐点。因为一直合作得很愉快,酒店采购人员并未拒收,但肖咏发现后却主动提出承担责任,紧急返回后临时雇了三个人,重新运回蔬菜,快速整理后运往酒店。酒店经理得知后十分感动,主动提高了肖咏的供货量。

渐渐地,卖青菜的女硕士在当地饭店老板中成了知名人物,背后老板们都称她“青菜西施”。

到2008年9月份,肖咏购买了真正的“车”――一辆小货车,并租了两间门面,雇了三名洗菜工。为节省开支,她亲自驾车拉货。到2009年春节,肖咏的积蓄已达19万元。

是金子总会发光,卖青菜成就百万财富

肖咏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硕士文凭的人,因此,尽管是卖菜,她也比那些在菜市场经营蔬菜的人眼界开阔,目光长远,而且,在经营的过程中她善于发现问题,也喜欢研究问题。她注意到,广州人吃青菜很讲究,一讲品相,二讲营养,三讲安全。她的目标是在广州站稳脚跟,把事业做大,因此,她便瞅准这三个方面不断下工夫。

为了把菜品整理得卖相更好,肖咏先用剪刀修剪蔬菜的根部,统一留下最短的白茬。如果是菠菜之类根部营养丰富的蔬菜,就仔细剪去须根,留下主根,然后尽可能地去掉老叶,留下鲜嫩的菜心,最后按照蔬菜的长短、直径和颜色进行分类,冲洗干净后覆上保鲜膜。比如菜心,她要求直径1.2公分,长度7寸,去头去尾。有位老板跟她开玩笑:“你送的菜像鲜花,厨师都舍不得下锅啦!”

肖咏还自己制定了评定菜品级别的标准。一类菜第一要鲜嫩,必须是当天从菜地采收的;第二含水量要适中,水分过大烹调时出水过多,不易入味,水分过小则容易糊锅,且口感不好;第三是颜色要正,深色蔬菜颜色要厚重,浅色蔬菜颜色要鲜亮,根茎类的不能有斑点。按照这些标准选出的菜,宾馆饭店的大厨都很欢迎。

虽然肖咏的专业知识在生意中没有用武之地,但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她研究蔬菜的生产和营销提供了保证,很快她就成了蔬菜种植与经营方面的行家。生菜在广州是需求量最大的蔬菜之一,但它有两个品种:西洋生菜和本地生菜。西洋生菜多用来做花边、点缀或生菜沙拉,而本地生菜用来炒食或凉拌。对此,肖咏要求种本地生菜的农户注意采收前不可喷洒农药,而且要注意水润度,合格的色泽为水绿色,看起来翠绿微黄,似玉似金,生吃清甜,煮食而不变色,爽脆可口;而对种西洋生菜的农户则要求采收前要保证日照充足,绿色醒目,适宜点缀……这些门道,都是肖咏经过仔细研究后掌握的独门“绝学”。

为了保证菜品绝对安全,每个月肖咏都要拿出一些样品,自费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化验、鉴定,然后在包装上贴上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标志。这些菜品的价钱会提高20%~30%,有的蔬菜甚至价比猪肉,即便如此,还是十分畅销。

为了稳定货源,肖咏还自创了“订单生产”模式:她根据客户需要,预付定金给菜农,并和菜农签订指定菜品的收购合同,让农户按照她的要求种植,收获时按照高出市场价一定幅度的价格收购。靠这个办法,她一下子巩固了100多个农户,等于建立了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肖咏觉得自己在蔬菜方面的研究远比当年读研究生时所学的知识更加实用。此时的她,不仅一点不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丢人,反而对自己的事业无比自豪。

到2010年9月,肖咏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200万元,成了广州最牛的“青菜西施”。她也终于圆了自己的汽车梦,购买了一辆价值20万元的轿车。

接受笔者采访时肖咏透露,她正计划在家乡唐河租几百亩地建自己的农庄,搞生态养殖和有机蔬菜生产,开拓本地市场。她说,如今的乡村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大都市发展空间更大。她还告诉笔者,她的选择如今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同与支持,也得到了导师的首肯与赞许。父亲告诉她:“当初狠劲供你上学,就是想给你找条出路,现在你自己趟出了路子,比啥都强。”导师则这样评价她的“转行”:“这是素质教育的成功。虽然你没有在自己的专业方向走下去,但你过人的综合素质成就了你!”

我们并不主张高学历人才都像肖咏一样“大材小用”,但在求职难的今天,假如大学生们能像肖咏这样敢想敢拼,不断探索,相信就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上一篇:韩喜球:最喜欢做的还是“首席家庭主妇” 下一篇:找人“填床”太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