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莉――杏林河边的虔诚祈愿

时间:2022-10-21 09:01:14

丁嘉莉――杏林河边的虔诚祈愿

那段时间,丁嘉莉找机会去观摩所有能看到的戏剧,没钱买票就厚着脸皮去“蹭票”。谈起那时的窘境,丁嘉莉笑着说自己“百回蹭票无事故。”

在这张合影照里,那个眼睛圆圆、梳着麻花小辫、笑容纯洁的小丫头,就是丁嘉莉。而站在她前面的两个女孩则是她那时要好的朋友,也就是北方人所说的“发小”。三个小伙伴的父母都在佳木斯评剧院工作,由于自小受家庭的熏陶,她们都梦想长大后也能走上舞台,尤其是丁嘉莉,做梦都想。但唱了一辈子戏的父母们深知其中的辛苦,不愿孩子步他们后尘,更何况丁嘉莉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更希望她能做一些像医生那样适合女孩子的工作。

然而梦想与希望是飞翔的,是无法被按捺的。丁嘉莉说:那时两个好伙伴就非常支持、鼓励她,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斗丫蛋儿”(她姓斗,东北人昵称女孩子为“丫蛋儿”)。每次看完戏或电影回来,她们便凑在一起模仿故事里的对话与情节,别人不以为然,斥为疯魔,但她和“斗丫蛋儿”却如痴如醉,乐在其中。那时候她们对秦怡、谢芳、王晓棠等人的崇拜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追星族。她还记得当时甚至不知道何谓“烫发”,为了能使自己的头发向“二十二大明星”靠拢,她们甚至用手指沾着唾沫一点一点地将额前的那几缕刘海拧成曲曲弯弯状,这是“斗丫蛋儿”教她的。丁嘉莉对这位像姐姐一样时刻关心着她的好朋友至今心存感激。

随着一天天长大,心中的梦想自然要放飞。她们最初报考了当地的一些剧团、文工团,可结果总不如愿。不久,才十几岁的她斗胆一人跑去沈阳,经努力后被一家杂技团留下当报幕员兼跑龙套。这令她高兴万分,毕竟这是实现梦想的开始,“只有舞台才能让我觉得震撼,才能让我焕发光彩”。然而那时她毕竟是个孤身在外不到二十岁的孩子,紧张的工作与生活易使人出错,一次连番演出,她忙晕了,报幕时稍一不慎,漏掉了幕间休息。就这么一个小失误,丁嘉莉被毫不留情地替换了下来。不久,她不得不离开了剧团。

回佳木斯的那天,大雪纷飞,丁嘉莉走下火车。这时候“斗丫蛋儿”突然在她面前出现了,透过密密匝匝的雪幕,那双熟悉的眼睛里,是温情与安慰。丁嘉莉一下子愣住了:“这么大雪,你――?”“我接你来了。”此后两人再没说一句话,只一路默默地走。一肚子委屈的丁嘉莉,跟在替她扛着行李的“斗丫蛋儿”背后,边走边一任泪水融着落在脸上的雪片扑簌流淌。她说那一天她永远不会忘记,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让你在她面前痛痛快快地流泪呢?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春天来了,剧团背后不远,那条被当地人称为杏林河的两岸,大片杏树一如往年,绽放着团团杏花。粉白的花瓣随风飘洒得河里、岸上到处都是,三人手携手来此踏春,正是“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那天,她们一直玩到晚上,累了就躺在落满花瓣的草坡上,仰望着高远而又清澈、明净的星空。“斗丫蛋儿”忽然说,咱们各自许个愿吧,三位少女都不约而同地将手轻搭在胸前,就在这样的氛围里,虔诚地许下了各自的心愿一一“少女的祈祷”。丁嘉莉说,我不知道她们俩许的是什么,我只记得自己在心里仍执著地甚至狠狠地说,我就是要演戏!

为了这执著的心愿,不久,三人一起来到了北京。然而事实总是比想象中残酷,一路碰壁后 “斗丫蛋儿”她们两个不久就失去信心,回家乡了,性格刚强的丁嘉莉还要再坚持下去,她拜老艺术家蔡安安为师,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半的“北漂”生活。失意的日子总是不堪回首,丁嘉莉考遍了北京的文艺院校,却榜榜不中。丁嘉莉说自己那时候常常一个人带本小说去美术馆看书,那时候美术馆的外面还不收钱,要进厅才收。其实书是看不下去的,只不过是想换个环境来平缓一下自己的惆怅和失落,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丁嘉莉在蔡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苦练演技,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同时找机会去观摩所有能看到的戏剧,没钱买票就厚着脸皮去“蹭票”。谈起那时的窘境,丁嘉莉笑着说自己“百回蹭票无事故。”

由于那段时间里北京的发展空间太狭小,丁嘉莉转而决定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斗丫蛋儿”她们得知后也来信支持、鼓励。将赴青岛考试的那个晚上,收拾完行装后,一向坚强的丁嘉莉忽然百感交集,把自己关在屋里痛哭失声。因为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了,家里来信,下了“最后通牒”,这次考不上就必须回去。其实丁嘉莉自己也知道这次若再落第不中,以后还能再有机会,或是勇气与力量来继续奋争吗?

“哀兵必胜”!这次她终于考上了。

大学四年毕业后,丁嘉莉分配到青年剧院,她没顾上回家就直接去北京报到了,走出火车站的丁嘉莉,感觉那天的阳光有些眩目,当站在“中国青年话剧院”牌子下的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回顾此前,那大雪中的车站,那杏林河边的祈愿,好朋友的鼓励,真像做梦一样啊……

上一篇:此刻双星辉耀 下一篇:刘子枫:首先是别人选择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