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吐火罗语的研究

时间:2022-10-21 08:02:55

关于吐火罗语的研究

[摘 要]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其传统疆域主要位于克拉玛干沙漠,疆界以北为天山,以南为昆仑山,以东是广阔无垠的戈壁,以西则是威严壮阔的帕米尔高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吐火罗的研究诸多,尤其对吐火罗语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就其本身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吐火罗语做以探究,并根据笔者的学术经验提出自己见解。

[关键词]吐火罗人;语言;问题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传统领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疆界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仑山,疆界以东是戈壁滩,以西是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皆为吐火罗人所创造。

吐火罗语和吐火罗文,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文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死语言文字”。吐火罗语不仅是龟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且是国内外许多西域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自19纪末20纪初从新疆发现吐火罗语文献以来,许多学者投身于研究和解读之中,并通过勤奋耕耘取得了众多成就,其中国外专家的成绩比较突出。对于吐火罗语文献的研究情况,国内虽曾多次被介绍,但是综观内容,介绍得简单又极不全面。为使国内读者对吐火罗文的研究情况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特此对该文字研究情况进行较系统的整理与归纳。

由于新疆古代文明带有多元的色彩,自汉代起其独特使用多种文字的结构开始成型。但是,因历史的变迁,许多文字因诸多原因被人们所放弃,使其变成了死文字和半死文字,故而直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随着外国人对新疆地区的考古探险活动达到高潮,逐渐被发现。在这一时期,沙俄、英、德、法、瑞典、日本等国的“探险队”,“探险家”,都曾在新疆进行过考察与发掘,掠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多种古语言、古文字的文献。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吐火罗人起源的研究,并在考古、语言和人类学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发现已经确认,早在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人在新疆的分布已达天山东部的奇台,乃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孔雀河流域。研究者相信,这些年代最早的、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就是吐火罗人祖先的文化。

吐火罗语的发现和译释是20世纪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件大事,其意义完全足以与赫梯语和安纳托里亚诸语的发现与释读相提并论。吐火罗语和赫梯语也有共同之处,如以“r”为标志的中被动态,这在若干年之后才被认识到。但从总体来说,赫梯学和安纳托里亚诸语的研究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较吐火罗学发展得更加成熟,而且由于有历史悠久的亚述学的成果作为铺垫,赫梯学研究更加受到印欧语学者的关注,吐火罗学的研究要迎头赶上,还必须作出更大的力。

对于吐火罗语的性质,有多位学者进行了探讨,开始有各种称谓,后来是德国学者西格和西格在进一步研究了这种语言之文献的基础上,弄清楚了这种语言属性,并认为其应属于印欧语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吐火罗语本应属于印欧语系的东支,但相反,它属于印欧语系西支的Centum语族,与凯尔特语、意大利语很相似;尤其是,与公元前1400年左右流行于小亚细亚的Centum语族中的赫梯语关系密切。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吐火罗语有龟兹语、焉曹一高昌语、楼兰人讲的吐火罗语、月氏语等四种方言之观点。总之,从研究不同角度的结果来看,把这种语言叫作“吐火罗语”,是有一定依据的。

公元前二世纪,灭亡了大夏帝国的部族吐火罗。吐火罗人居住地区,在伊斯兰史书中称作吐火罗斯坦。希腊历史学家在谈到希腊王朝政府的一些民族时提到过吐火罗人。这部分人被称作大月氏。在这次迁徒中,小月氏仍留在和田之东的罗布淖尔与甘肃河西地区。

“吐火罗”一词是他们种族名称。公元五世纪,艾夫塔里特,人占领了贵霜王朝地区。据西方学者说,他们也是月氏人的一部分。公元五六三――五六七年间,贵霜王朝被突厥汗国灭亡了。吐火罗语属于东伊朗语族赛克语族组,它是已经已经死亡的语言。1962-1963年,在铁尔米兹进行考古发掘时,从吐火罗的故乡也找到了属于贵霜王朝的钱币和佛教赞美歌。

据玄奘当的记载,货罗“语言去就,异诸国。字源二十五言,转而相生,用之备物,书以横读,自左向右,文记渐多,逾广萃利。”可见这种文字是由二十五个婆罗米字母构成的。

有关佛教的古突厥文文献中也提到了吐火罗语,但是这主要指龟兹语。虽然关于这种语言之名称的争论至今尚未结束,但从发现的实物和研究情况来看,汉唐时期一度在我国新疆的阿克苏、库车、焉曹和吐鲁番一带流行的吐火罗语与自阿富汗北部发现的吐火罗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人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将来肯定会有一个比较令人满意之结果产生。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吐火罗语现存的问题存在各种争论和不同的看法。因此需要我们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所谓的吐火罗语就是早先贵霜王朝的语言。在贵霜王朝时期,这里的佛教十分兴盛。根据记载,大月氏在这里接受佛教并且发展了佛教文化以后,与自己的同种人---和田以东的小月氏人有过密切的来往,所以和田一带的佛教很兴盛。但是,和田发现的吐火罗文献的语言和贵霜王朝吐火罗文献的语言并不一致。因而一些学者认为,和田语从语法结构上看,虽然与伊朗语相似,但是词汇方面却与印度西北方言相近似。有的学者干脆的说,这种语言属于藏缅语族。我们必须在尊重历史的规律的前提下研究历史问题,不可盲目的得出结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学术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不宜轻率的作出结论。

参考文献:

[1]《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

[2]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上一篇:试论卫生院档案工作标准化 下一篇:浅析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特点及研究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