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应用写作课的教学与改革

时间:2022-10-21 07:16:18

论高校应用写作课的教学与改革

内容摘要:应用写作课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高校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加强应用写作课教学的改革,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高校 应用写作 教学

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长期以来,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学生虽经过长期学习,仍不能较好地掌握应用写作的技能和方法,因此教与学的矛盾亟需解决。

一、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一)教学模式的陈旧

大多数高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往往采取“理论讲解――例文分析――写作练习”这三个环节来进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从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弊端日益显现。首先是在整个教学中偏重理论讲解,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在能力上很难得到提高。同时纯理论讲授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实践练习环节所占时间偏低,由于讲授多于训练,理论多于实践,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相应的应用文解决具体的社会事务,从而难以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应用写作课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减少理论讲授,从而培养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庞杂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有些高校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对内容有取舍,如敬蓉主编的《应用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侧重中文专业学生编写的,专业知识集中,便于教与学。但多数学校因师资的问题,选用教材不是自编的,而这些教材往往照顾全面性,什么内容都选一点,导致内容庞杂。现实中教应用写作的中文老师,除自己学术领域外,并不从事其他领域创作,面对庞杂的文体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教材选取上,除了选择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材外,对教材内容也要有所取舍。同时授课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中文功底,也要对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规律要深入研究。

(三)学生认识的不足

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基础课,学生对其认识不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来说,中学很多教材都选有应用文,但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老师们讲解的很少, 在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的作文要求写一封书信时,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写。可见大学生入学时应用写作基础是很差的。主观上对应用写作课的重视度不高,仅仅把它当做专业课的辅助和补充。从课程表面上来看,应用写作讲究程式性、规范性,学生在学习中觉得只要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葫芦画瓢”就能写好应用文,结果在课堂上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却一写就错。

二、教学上的改革与探索

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人文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应用写作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与应用文体格式化、程式化有关。但应用写作课属于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应有人文情怀。例如,笔者讲求职信时,选取《汉书・东方朔传》中东方朔给武帝自荐书,让学生通过这一百多字“求职信”来体会求职信的言简意赅、宜小且实的特点。通过人文知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精讲多练,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应用写作课重在“应用”,在讲授时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教学上精讲多练,概念、特征等理论知识略讲,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以及语体要求等要精讲。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文体、语体习惯也至关重要,笔者选取一些文体规范的例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其语言风格,通过读与写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语体意识,增强其语感体验。

情景模拟法也是重要方法。通过设定情景来仿真模拟,既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能树立为职业学习的观念。例如讲“请示”时,就以社团名义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办学术讲座。通过选择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为对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选体式规范、时代感强的案例教学,也是可取的教学方法。可从现实中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例文来讲解,通过正反例文对照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上一篇:虹影:写实,是因为不满足于虚构 下一篇:学前双语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