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中的环境污染探析

时间:2022-10-21 07:00:59

钻井液中的环境污染探析

作者:杨莉 姚建华 罗平亚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钻探公司

CO2钻井液中 CO2的主要来源有 :①钻井液配浆或处理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 CO32-;②空气中的 CO2在固控过程中溶解进入钻井液 ;③木质素磺酸盐等有机物在高温下降解生成 CO2;④地层中的 CO2随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6]。CO2可溶于水和油,在钻井过程中 CO2侵入将增大钻井液中 HCO3-浓度,加剧泥岩的水化膨胀,使钻井液的黏度切力上升。此外,CO2的水溶液呈酸性,它将加剧钻具、管线等设备的腐蚀程度。盐水地层中常见的盐水包括钙性盐水和钠性盐水,盐水的侵入将降低钻井液的 pH 值,造成处理剂失效、钻井液丧失胶体性质,而大量钙离子往往使钻井液处于过度絮凝状态。

对于以上几种常见的钻井液污染,如果不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简单地采用稀释剂和大量胶液进行处理,不但处理效果不理想,还会大大增加处理成本。根据上述 4 类污染的根本原因,从基础化学理论出发,提出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H2S污染处理1)提高钻井液抗 H2S 污染能力。硫处理剂的高温降解或 2 种处理剂间发生反应都可能产生 H2S,如新疆塔西南某井钻至 5 000 多米时,振动筛出口探头显示 H2S 含量为 8~10 mg/L,而该地层为非含硫地层。经分析,H2S 是由钻井液处理剂 PSC 和SPN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高温降解产生的。一方面,处理剂中的磺甲基—CH2SO3-发生高温降解 ;另一方面,PSC 中的 Cr3+和自身或其它处理剂中的—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H2S。现场实验证实,用 PSC 和 SPNH 在集气瓶中混合,加热后震荡,将 H2S 监测仪放置于瓶口,探头显示 H2S 含量约 8 mg/L。因此,钻井液处理剂应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且尽量避免氧化型处理剂和还原型处理剂同时使用。2)已被 H2S 污染的钻井液处理。在提高钻井液 pH 值的前提下,加入 Zn2(OH)2CO3,可除去侵入钻井液中的 H2S,恢复钻井液性质,减缓钻具腐蚀,防止发生人员中毒事故。其化学反应式如下(公式略)实际处理过程中,H2S 的浓度一般较低,且是逐渐侵入的,需准确把握 Zn2(OH)2CO3的加量。加入量过少或加入次数不足,难以有效除去侵入钻井液中的 H2S ;但如果 Zn2(OH)2CO3过量,钻井液中的 OH-浓度增大,黏度切力将急剧上升。此时宜采用生石灰处理,其化学反应如下。(公式略)石膏污染处理1)被石膏污染的钻井液处理方法。石膏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pH 值降低和过量 Ca2+导致钻井液絮凝,可同时加入 NaOH 和 Na2CO3溶液进行处理。烧碱溶液使钻井液的 pH 值升高,拆散因 Ca2 +形成的较大、较强的黏土絮凝结构,使钻井液处于适度的絮凝状态,并保持黏土颗粒大小适度,不至于因聚结而合并得过大。Na2CO3溶液可清除过量 Ca2+,根据所选择的钻井液体系使 Ca2+的含量保持在适宜范围。反应式如下。(公式略)NaOH 和 Na2CO3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既可清除过量的 Ca2+,又可使钻井液的 pH 值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最终恢复钻井液的性能。对于被石膏污染后的钻井液,经 NaOH 和 Na2CO3溶液处理后的钻井液性能(表略)石膏是逐渐溶解侵入钻井液的,烧碱溶液加量过少或添加次数不足都不能除去过量的 Ca2+。如果加入 Na2CO3过量,钻井液中的 CO32-浓度将增大,黏度切力将急剧上升,此时用生石灰处理,具体反应式如下。(公式略)2)提高钻井液抗石膏污染能力。钻过石膏层时应尽可能使用抗污染能力较强的聚磺钻井液。在进入石膏层前对井浆进行预处理,及时转化为聚磺钙处理体系,同离子效应使可逆反应向右进行,降低了石膏的溶解度,减小了石膏对钻井液的破坏作用。同时添加足量的护胶剂,提高钻井液的抗石膏污染能力。

CO2污染处理1)被 CO2污染的钻井液处理。CO2污染钻井液的主要原因是 CO32-和 HCO3-的存在导致钻井液黏度切力上升。向钻井液中添加 CaO,不仅可以清除 HCO3-,还可以抑制泥岩的水化膨胀,减缓设备腐蚀,降低处理成本,化学反应式如下。(公式略)例如,新疆北部某井,采用 φ215.9 mm 钻头和聚合物钻井液,钻至 1 500~2 200 m 井段时发生CO2污染,钻井液的黏度切力急剧上升。使用了在钻井液过渡槽内撒石灰的方法,使被污染的钻井液黏度切力迅速降低,各项性能基本恢复至污染前水平,(公式略)在实际处理过程中,CO2同样是逐渐溶解侵入的,CaO 加量过少或加入次数不足,都不能除去过量的钙离子。但若 CaO 加量过大,钻井液中的 Ca2+浓度增大,黏度切力急剧上升。此时钻井液处于过度絮凝状态,采用适量的纯碱处理效果较好。2)提高钻井液抗 CO2污染能力。Ca2+可除去侵入的 CO2,因而保持钻井液中存在适量的 Ca2+,同时添加足量的护胶剂,可提高钻井液抗 CO2污染的能力。但受钻井设计的影响,某些井只能使用聚合物钻井液,这就需要经常测钻井液碱度,并计算出钻井液中 CO32-、HCO3-的含量,根据 2 者含量的变化适量添加生石灰。盐水污染处理钻井液被盐水污染时,可添加 NaOH 来提高钻井液的 pH 值,同时补充足够的护胶剂来维持钻井液的胶体性质。如果污染物是含钙性盐水,则要考虑先用纯碱除钙,以避免钻井液处于过度絮凝状态。四川北部某井,采用φ311.15 mm 钻头和聚磺钻井液,钻进至井深 4 683~4 704 m 时遇钙性盐水侵。根据邻井资料显示,该井下部存在十几米的高压盐水层,以 CaCl2为主,Cl-含量为 60~70 g/L。在进入盐水层前,有针对性地对现场钻井液进行盐水污染实验,并加入适量的纯碱除钙,实验方案及结果。由此可知,添加 Na2CO3处理后,钻井液性能基本得到恢复。如果起下钻后出现大量涌入的盐水,应及时排放,以降低处理难度和成本。如果盐水是在钻进过程中逐渐溶解侵入的,处理剂加量过少或加入次数不足,则难以有效地除去盐水中的过量钙离子和较低 pH 值。但过量添加 Na2CO3会增大钻井液中CO32-的浓度,钻井液黏度切力则随之急剧增大,宜添加适量的石灰水进行处理。

H2S、石膏、盐水和 CO2等污染钻井液的根本原因是它们打破了钻井液的酸碱平衡,破坏了其胶体状态,宜首先添加 NaOH 溶液,使钻井液维持碱性环境,再作进一步处理。H2S 的来源包括地层流体中的 H2S 入侵和处理剂在高温下降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等。钻井液处理剂应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且避免氧化性处理剂和还原性处理剂同时使用。对于已被 H2S 污染的钻井液,先加入碱液提高 pH 值,再采用 Zn2(OH)2CO3除去 H2S。石膏和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 pH 值下降和 Ca2 +过量,NaOH 和 Na2CO3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既可清除过量的 Ca2+,又可使钻井液的 pH 值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处理效果较好。钻过石膏层或盐水层时,应尽可能使用抗污染能力较强的聚磺钻井液。4. CO2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HCO3-的存在导致钻井液黏度切力上升,向钻井液中添加 CaO,不仅可以清除 HCO3-,还可以抑制泥岩的水化膨胀,处理成本低。此外,保持钻井液中存在适量的 Ca2+,同时添加足量的护胶剂,可有效提高钻井液的抗 CO2污染的能力。

上一篇:校园化学教育中的问题与思索 下一篇:地方铁路工程地质探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