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学校的“幸福教育”

时间:2022-10-21 06:56:40

一所农村学校的“幸福教育”

保靖县毛沟小学,离县城有2个小时的车程,但就是这样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却紧紧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全州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示范学校、全省安全文明校园……而这一切都源于学校的幸福教育。

幸福土壤——多彩的学校文化

“因为缘份所以相聚,因为相聚所以珍惜”“寝室因我而温馨,我为寝室而快乐……”走进毛沟小学,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语,装扮着寝室楼道、墙壁,温暖着孩子们的心。这些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话语鞭策着远道而来的孩子们。寝室前面“自主、自强、自理、自立”八个大字,更是给他们衣、食、住、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让每一栋楼每一堵墙都说话,成了校园一道道百看不厌的文化景观。毛沟小学打造校园文化的活力磁场,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在文化滋润下茁壮成长是校园建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每一个班级门口都有一块大大的展示牌,班级简介、班级口号、师生寄语、学习镜头、活动剪影……“让我们用真诚的爱与你们的心灵对话,让爱的种子在心中萌发,愿你们汲取今天甘甜的雨露,明天收获丰硕的果实。”在三年级(2)班教师寄语下面,学生的寄语也耐人寻味:“我们犹如70颗繁星,点亮着班级浩瀚的夜空,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爱心和热情。这里是我们成长的乐园,这里是我们快乐的家园,这里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地方。”

广播文化是毛沟小学活力校园的精品之作。校园新闻、时事新闻、美文欣赏、童话故事、童年歌谣等,在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准时开播,让校园弥漫着浓浓的童年气息。

随着全县以校为原型的第一个乡村少年宫建成使用,活力乡土、经典诵读、阳光体育、手工制作等40多个兴趣小组应运而生,1200多名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幸福保障——和谐的教师团队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却拥有满心的幸福与快乐,因为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校园小路上,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是我的幸福;课堂上,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笑脸是我的幸福;同事间的真诚与友好是我的幸福;领导的宽容与关怀也是我的幸福……”

这是陈昆老师发自肺腑的一段感言。其实,在毛沟小学,有着和陈老师一样体会的教师还很多。在校长田兴飞的意识里,学校要让教师成为幸福的教师,就应多渠道、多方位地为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的生命释放光彩。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前准备工作,以年级科目为单位,成立备课小组,按单元任务到人。要求教师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实行“先自己备,再集体备,最后再自己备”的三级备课流程,形成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实际的个性教案。学校还改革教学模式,同时注重老师学习小组建设,定时定期开展教学活动交流,解决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与评比,小组成员间、小组间的凝结力明显增强。

此外,学校还与常德师范附小、吉首大学师院附小等县内外兄弟学堂结对联动。在分学科、分年级把教师们联系在一起做教研的基础上,学校全面推行“五课”制度,即:推行中层领导示范课、推行教师全员竞赛课、推行新进教师考核课、推行优秀教师展示课、推行外出教师汇报课,让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老师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目前,学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成长计划和个人成长档案。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制定了学习制度,明确了教师每周、每月、每个学期的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网上学习和外出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学习检查非常严格:既要看书上划没划杠杠,做没做批注;又要看网上有没有记录,传没传东西;本子上做没做笔记,写没写反思。“一周一查一登记,一月一评一反馈”,让每位老师“强筋壮骨”。

幸福目标——培养幸福的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实现幸福目标,学校把这“三个为了”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地和起飞点。

课堂上,学校坚持学生自主学习最大化,求解学生发展最大值。结合学生实际,学校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目标反馈的“先学后究再反馈”三段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都会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呈现问题、明确目标、布置任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创设自觉学、自主学的氛围。合作探究重点在组员间、小组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比如,解答一个数学计算题,答案是多少,要用哪个计算公式,解题步骤怎么走,简便方法怎么做?围绕问题的解决,课堂沸腾了: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路,在异议中达成共识。“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再由学生自己去解答,多了个摸爬滚打的过程,学生搜集信息、处理问题、合作探讨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那些后进生胆子大了,敢举手了,敢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话了,变得自信了!”学校教研室主任梁海霞说。

在课外,学校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小的事情抓教育。每天清晨,要求学生的第一件小事就是打扫教室,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成立了少先队文明监督岗哨,所有“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负责全校学生两操、卫生、纪律、学习、就寝等一日常规的检查,做到每日登记、每周小结、每月评比,“争夺流动红旗,争当优秀学生”竞赛活动深入人心。

采访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学校把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寝室编排在一起,让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手把手的给刚从村片小上来的小弟弟、小妹妹教洗脸刷牙、盖被子、折铺盖等这些生活常识。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8万多册图书和“班班通”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和陶冶情操。《雷锋的故事》、《高尔基的童年》……书中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幅幅英雄的画面,深深刻在了学生们纯净的心里。

此外,学校把教育的触角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去参观、访问当地改革开放的成就、经济建设的发展变化等,引导他们从小立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设立积点借书卡做快乐“黄金矿工” 下一篇: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研究